论“道”的起源

道的本义是指道路、坦途,后来逐渐发展为表达事物规律性的道理。这一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易经》中有“归道何责”(小牲畜)、“坦途”(践踏)、“复道七日再来”(重复),都是道的意思。

《尚书·洪范》说:“无事不做好,随王之道;无恶不作,走王者之路。无偏心无党派,王者荡;无党无公,王者平;无反无方,王者正气。”这里的道有法令、规范、法规的正确含义,说明“道”的概念已经向抽象的方向发展。

春秋时期的《左传》曾说:“听说小人能成大敌,路径大。”所谓道,忠民信神”和“王璐竭,天之道也”。这里的道有一个规律性的含义,说明道这个概念已经逐渐上升到哲学范畴。

春秋末期,老子首先把道教作为宇宙的起源和普遍规律,成为道教的创始人。在老子之前,人们只是把万物的起源推断到了天,而没有触及天是否有起源。到了老子,开始推断天道之源,提出道。他认为世间万物皆因道而生。他说:“事物是混合的,天生的,孤独寂寞的,独立而不改变的,可以是世界之母。不知其名,字曰道,强谓之大,大而稍纵即逝,远而远之。”(《老子》第二十五章)。

对于老子说的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道是精神本体,是独立于物质实体而存在的最高原则,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也有人认为道是宇宙原始状态下混沌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声称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老子认为,道生成世间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生成万物之后,包含在宇宙本身之中,作为世间万物存在的基础。道是普遍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包的。道虽然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以感觉到的有形之物。它是看不见的,聋的,不可抗拒的,是构成天地万物同一本质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依靠感觉器官来实现,也很难用普通的词语来表达。我们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对于世界的统一,老子做了天才的推测和描述。老子的道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道论的演变

略落后于老子的范蠡认为天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他认为人事必须“阴阳相合,顺应天地之性”,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导致灾难。夫人,事必与天地有关,然后你才能成功。他所说的天,主要是指阳对阴,阴对阳,盈缩转化,冲突无穷的矛盾运动规律。天气对自己不利时主动撤退,天气有利时主动出击。受老子道家学说的影响,范蠡说“天满而不溢,繁华而不骄,劳而不赏其功”(官话和越南语下)。但他主张及时积极的进步,对老子重柔守女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修正。

战国时期,齐国夏姬道家用“精”来解释道,把空无一物、看不见的道看作是流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精”。他说:“有道的地方,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生,万物成,人生说。.....本质也是气的本质。气道即生命”(管子内业)。老子曾形容道为“冲气”,说“有精在其中”。夏姬的道教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把道教表述为无所不在的生命本质。精气学说对中医学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它赋予了本质以灵性,趋于神秘,无法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本源,是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包、自生永恒的宇宙,否定任何超越道的主宰。他还认为,不可能对道提出一个明确的规定,即“道名不正”、“道明而不道”,即使名为道,也是“行事虚妄”。所以只能说“夫道者,深情可信,无为无形;可透射但不可接受,可获得但不可见;自其根,无天地,自古有神鬼生;太极之前,不高,六极之下,不深,天生,不长,长于古,不老”(《太上老君》)。对于庄子的道,当前学术界有人认为是独立自我存在、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并以《庄子》中“物非物质”的语言证明道是非物质的创造者。也有人认为道是指具有无限性和永恒性的物质本体,产生天地共存,并以《庄子》“一灵通天下”的语言为依据,解释道是物质之气。多数学者认为庄子夸大了世界起源的神秘,绝对化了事物的相对性,否定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表现为相对主义。他的道家学说明显是唯心主义的。

韩非吸收和发展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提出了关于道、德、理三者关系的学说,辩证地处理了它们的关系。他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源”,是“万物之所是”,“万物之所成”。把道作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作为世间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依据。他还认为,“道”是万物的终极范畴和普遍规律,万物的特殊本质是“德”,“德是道的功德”;万物的特殊规律是“理”,道是“万物之源”。道、德、理三者的关系是物质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易经也提出了“道”的理论,认为“道”是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普遍规律。易经《内聚力》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阴一阳的相互转化,谓之道。他还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道视为无形的抽象规律,与有形的具体事物相区别。

宋代张载以道为气化之过程,说“从气化,有道之名”;程颐和朱则以道为本,体现了气本论和理本论的区别。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的范畴是由道家提出的,后来被各种学说所接受。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它已经成为宇宙起源和宇宙普遍规律的代名词。提升了理论思维水平,探索了事物的起源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