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麦为什么选择光明,光明的优势,维他麦被收够的原因。 可以加分,分析500字以上!!
光明收购维他麦始末
00对英国最大早餐谷物品牌维他麦的全杠杆收购说明,几经波折之后,光明食品的国际化道路开始顺利起来
00伦敦时间11月2日,光明食品集团对英国维他麦公司(Weetabix Food Company)完成收购交割,以1.8亿英镑现金收购后者60%的股权,光明食品还帮助维他麦置换了9亿英镑的债务。
00光明食品在整个收购过程中保持低调,减少了外界对收购的干扰,且在刚刚开始运作收购的时候,就和维他麦签署了一个排他性的协议。为此光明食品采用了多种融资手段,包括与银行签署过桥贷款等短期贷款协议。
00罗兰贝格管理咨询 (上海) 有限公司全球高级合伙人康雁说:“过桥贷款虽然短期成本较高,但使得资金及时到位,对签署排他性协议,乃至最后完成收购至关重要,非常有价值。”
00中等身材、头发灰白的维他麦首席执行官Giles Turrell告诉《财经》记者,维他麦进军拥有广阔市场的中国,在上游资源整合的同时进行渠道互享,这是一起对双方来说战略上双赢的交易。
00在放弃了联合饼干、法国优诺等引人瞩目的食品饮料行业收购之后,光明食品近年来成功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公司(Synlait Milk Ltd。)和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公司(Manassen Foods),并接连创下食品行业收购金额纪录。
00对于矢志国际化的光明食品来说,几经波折之后,国际化的道路开始顺利起来。
00做足尽职调查
00溯源此次收购,时间拨回到2011年末。
00经国际投行介绍,光明食品于2011年11月找到狮王资本(Lion Capital),洽谈收购英国最大的谷物类食品生产商——维他麦。彼时狮王资本正100%控股维他麦。有80年历史的维他麦在2003年之前是家族企业,因经营困顿于2003年11月被总部位于伦敦的狮王资本以6.42亿英镑接盘控股,此后八年,维他麦销售额和利润均有提升并陆续有分红。
00财报显示,狮王资本入主之前,维他麦的毛利从未超过8500万英镑,而2007年-2011年,维他麦的毛利均突破1亿英镑。2011年维他麦实现毛利1.29亿英镑,净利8174万英镑。
00已获充分投资回报的狮王资本在2011年想寻求退出,在拒绝了若干有意愿的基金后,选择了来自中国的食品巨擘光明食品。“狮王将维他麦带出困境,实现平稳盈利。但要给维他麦带来下一个80年的繁荣,就不是基金公司能做的事了,而需要一个行业的协同者。”
00在光明食品看来,收购维他麦将扩大光明食品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和海外的分销网络,改善盈利能力,以及期望维他麦引入中国后进一步的增长潜力。而狮王资本舍弃诸多想接手的基金而选择实业公司,则说明狮王资本的战略目光以及注重在基金界的口碑。
00“他们不是纯粹玩钱的基金,而是希望在战略上给维他麦设计一条长远发展之路。狮王资本与光明食品在战略愿景和战略理念上很契合,我们也非常希望狮王资本能够再以小股东的身份继续参与到维他麦的管理中。”一位光明食品谈判团队的核心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00以40%的小股东身份继续持有维他麦、留下部分管理团队,这是光明食品对本想全部退出的狮王资本的肯定。狮王资本将在2014年进入还本付息的程序期,届时光明食品将可以选择直接接盘维他麦余下的40%股份,或者与狮王资本一同准备将维他麦在香港IPO。
00对狮王资本来说,这同样也是一笔可以接受的生意。维他麦正面临向全球推广谷物食品的关键时刻,维他麦主打的英国谷物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中国在2011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杂货市场,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与停滞的英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00光明食品在中国的分销渠道,正是维他麦大举进入中国的必然选择,狮王资本合伙人Lyndon Lea对与光明食品的合作表示了乐观,认为狮王资本除了拿到60%的置换现金,还获得了进入中国现成分销网络的机会。
00战略上的一拍即合不代表双方在具体谈判中会有丝毫让步,光明食品及其专业团队对维他麦的尽职调查远比一般国有企业做得深入,双方在养老金问题上的争议即是说明。
00养老金问题是不少英国老牌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根据英国法律,过去英国的老员工并不像现在的新员工一样,把养老保险交给国家,然后通过社保体系来发放退休金,而是把钱交给企业,形成一个资金池。由社会中介充当托管人来负责这笔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比如按照一定比例购买国债、投资股票和房地产。三年做一次精算,看看资金池中的钱是否足够养活那些退休人员,假如有缺口,则需要企业拿出经营利润来进行资金弥补。
00伴随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到来,英国国债持续低迷,企业养老金是否存在巨大缺口是双方的争锋点。狮王资本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口径算给光明食品看,显示维他麦的养老金有盈余1800万英镑,但是光明食品请德勤所做的计算结果却显示,有超过1.5亿英镑的资金缺口。
00此前光明食品在收购联合饼干时就因为养老金问题无法谈拢而退出收购,本次谈判,光明食品财务总监曹晓风态度鲜明:“狮王资本要退出维他麦,但这个缺口是他们经营维他麦期间造成的,所以狮王资本必须就养老金给接盘者光明食品一次性的补偿。”
00双方就这个问题反复较量,一度成为谈判停滞的重要因素。由于养老金中的50%投入到国债投资中,最后双方以当时英国国债利率水平为基准确定狮王资本先拿出3000万英镑弥补光明食品。“当时的英国国债利率已经处于非常低的阶段,回升的可能很大,而且1.5亿英镑的缺口不是一年补足,我们计算下来这样比较合理。”曹晓风表示。
00维他麦的高负债也是这起收购案的焦点之一。12亿英镑的资产价值,9亿英镑的负债,75%的负债率让众多观察者对维他麦评价不高。但康雁告诉《财经》记者,“这一点恰是此桩收购的亮点所在”,维他麦的高负债并非源于经营不善,而是原股东狮王资本有意为之,其目的可能在于避税。
00该公司财务数据显示,其9亿英镑的负债中有4亿英镑是“股东借贷”,且贷款利率高达9%。“从逻辑上讲不通,在欧洲经济普遍萧条的背景下,即便维他麦需要融资,也可以很轻松地拿到2%至4%的贷款利率。”康雁表示。
00康雁认为,狮王资本之所以给予维他麦高达9%的贷款利率,很可能是通过这样的财务方法,压低该公司的利润,进而规避英国的高额税率,“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转移利润的财务方法”。
00维他麦的高额负债,非但不会让光明食品的收购前景产生变数,反而可能成为日后维他麦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光明食品完成收购后,将通过银行置换负债的办法,将这4亿英镑的借贷利率降低至市场化水平,光明食品从香港金融市场可以拿到2%至4%的银行贷款利率,以此推算,每年就可以获得2400万英镑的盈利。
00光明食品2011年营业收入76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6.5亿元人民币。业内普遍认为,光明食品的自有资金并不足够充裕。
00为了完成收购,光明食品展开了一系列的融资行为,最后以高杠杆完成收购。先通过一年期的过桥贷款募得资金完成交割,然后找合适的时间窗口在海外发债。在光明食品眼里,这样的融资行为成本最低且最灵活。
00光明食品在国内债券市场已经打开局面,多次发行的中期票据一直比较热销,但走向国际债券市场还是第一回,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
002012年9月,随着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对光明食品的主体评级出炉,三大评级机构均对光明食品做出了“投资级”的评价。标普认为光明食品的业务状况较好,在全国有较大规模的销售和分销渠道,海外扩张已入轨道,这些对其固有的经营风险均有对冲作用。
00标普指出,虽然光明食品财务杠杆较高、现金流疲软,但由于其与上海市政府的关联关系,所以光明食品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非常宽敞,而且上海市政府在其面临财务困境时提供足够且及时的特别支持的可能性“较高”。
00光明食品在香港募得8.5亿美元的过桥贷款,参与银行有中资的国开行、中国银行(2.74,0.00,0.00%)、交通银行(4.22,0.01,0.24%),外资的苏格兰皇家、巴克莱、汇丰、澳新等。光明食品用过桥贷款完成11月2日的交割,并在未来的一年内寻找合适的窗口时期进行海外发债。
00“如果有好的价格,可能一两个月完成,如果没有也可能拖到十个月完成,因为利率和汇率都不好控制。我们找最专业的银行给我们服务,每天告诉我们关于风险和走势等方面的信息。”曹晓风向《财经》记者表示。
00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欧美的贷款利率普遍保持在1%甚至更低。康雁表示,光明食品采取竞标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据光明食品高层判断,此次全杠杆融资将海外并购的融资成本做到了最低,大约节省下3%-3.2%。
00维他麦中国计划
00维他麦长久以来固守英国市场,是英国最大的早餐谷物品牌,约占英国14.5%的市场份额。两年前,维他麦的品牌通过专营进口食品代理的西诺迪斯(Sinodis),进入中国一线城市的超市售卖,诸如上海主打高端食品的城市超市和八佰伴。但销售额仅做到了600万元人民币。
00这让维他麦的高层很不满。首席执行官Giles Turrell告诉《财经》记者,“此前在中国的销售量没有取得维他麦公司的预期,经销商主要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推广,渠道主要是零售商业超市。”而消费品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早餐谷物市场近年的年销售额达到26亿元人民币,近几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较发达省份,市场贡献超过65%。
0010月17日,维他麦高层人士抵达上海与光明食品洽谈在中国的销售计划,Giles Turrell并未透露更多中国销售计划的细节,他告诉《财经》记者:“与光明食品的合作可以把我们的产品带往中国,光明食品在消费力强劲的长三角的庞大分销渠道是我们最为看重的。”记者了解到,双方对光明食品取代西诺迪斯后的销售前景相当乐观。
00维他麦面对的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然而它要想赢得中国市场,尚取决于品牌建设、消费者培育、市场营销,以及产品的创新。
00以早餐谷物市场为例,对于早餐爱吃大米粥或油条的中国人而言,吃泡在冷牛奶里的糊状谷物的习惯尚待培育。Giles Turrell坦言,将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额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步是熟悉消费者习惯,第二步是打响品牌。
00Turrell认为,中国谷物早餐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维他麦进来后要做大量的消费者市场调研,熟悉他们的口味。然后通过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手段将相对不熟悉的谷物早餐向他们推广,最后利用维他麦在全球的品牌和提倡健康的形象实现品牌固化。简言之,就是先做大蛋糕,后差异化竞争。
00尼尔森在对中国早餐谷物市场的多年监测后发现,早餐谷物的进口品牌在市场份额表现上没有绝对优势,总体份额占到三成左右;相反,在中国现在的早餐谷物市场,本土品牌并没有太多品牌方面的劣势。
00虽然中国市场尚未完全开拓,但亦不乏先行者。
00尼尔森中国区零售研究服务副总监周凌卿表示:“以份额领先的本土品牌西麦(Seamild)为例,其在产品包装上很清晰地突出自身麦片原料是采用澳洲黄金燕麦,以及在中国市场十年耕耘获得的铺货优势,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的认可还是非常高的。”
00国际品牌中比较成熟的是百事食品旗下的桂格(Quaker),近两三年的增长都在30%左右。它的优势主要在于创新以及市场推广,2012年推出的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新口味(红枣、紫薯)以及2011年推出的燕麦粥产品都获得比较好的市场反响。同时,桂格借助了百事食品这一国际品牌在整合市场、渠道资源方面的优势。
00另一家知名的早餐谷物厂商是美国的家乐氏(Kellogg’s),过去与维他麦类似,以原装进口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近期也宣布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计划,包括建立合资公司等。
00维他麦显然也有自己的优势和企图。
00这家1932年创立于英国的第一大早餐谷物品牌,拥有优良的产品组合,当中包括家喻户晓的英国麦片品牌Weetabix,以及Alpen和Ready brek这两个英国最畅销的谷物棒。多位光明食品和维他麦的高层人士向记者表示,与此前只在相对高端的城市零售超市相比,维他麦可以借助光明食品旗下的第一食品、农工商超市等覆盖面更广泛的网络渠道,大大提升在中国的销售量和影响力。
00曹晓风表示,消费者认可维他麦的的品牌是“健康”的代名词。“这也是我们买它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今后几年引导的恰恰是高纤维低脂肪的食品。”
00Giles Turrell还透露,如果把产品带到中国,一定会做出适当调整,要在口感上做研发。“不期望在短期内改变中国的早餐习惯,但我们会根据中国人的口味和生活方式进行改良。”
00光明国际化路径
00从2008年开始至2010年期间,光明食品的海外收购从澳大利亚CSR公司、英国联合饼干、美国健安喜(GNC)到法国优诺,四次均无果而终。
00葛俊杰作为光明食品副总裁、上海烟糖的董事长,负责了与澳大利亚CSR项目的整个谈判。他回顾说,“当时我们的报价是17.5亿美元,后来尽职调查以后发现这个公司不值17.5亿美元。我们是国有企业,风险很难控制的话,我们就放弃。”
00收购英国联合饼干时,则是因为英国养老金的窟窿而被迫放弃,德勤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帮助光明食品发现了问题。
00德勤并购合伙人丁建萍向《财经》记者分析说:“欧洲的养老金是投资到证券产品中的,因此养老金资产的市场价值是不确定的。中国企业缺乏经验,事先往往考虑不到这个因素。”
00曹晓风作为光明食品董事和财务总监,当时首次接触英国的养老金法律制度。他向《财经》记者回顾说,英国的养老金制度规定,一旦养老金投资存在缺口,企业必须增加投入,这可能就会影响到现金流。
00“我们谈到最后的时候发现养老金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缺口比较大,基金退出的时候要求补偿机制,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达成一致。这也是联合饼干给我的教训,就是养老金缺口怎么处理非常重要。”
00在收购法国优诺的时候,光明食品曾一度势在必得,董事长王宗南还亲自拜访了法国财政部,尽努力与政府和公众做沟通。但最终被GM(通用磨坊)杀了进来,买下了法国优诺50%的股权,并且还拥有公司营运的绝对控制权。
00曹晓风向《财经》记者总结说,这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光明食品必须与媒体、农民协会、议员、政府做全面沟通,向他们解释光明食品收购的意图和好处。
00通过这些海外实践,光明食品也逐步摸索出了几个收购条件:价格是否合理、风险是否可控、团队能否融合,以及能否与光明食品产品协同效益。“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我们就放弃。”
00曹晓风表示,很多人认为国有企业出去谈判,为了成功,可以不计成本地去做收购,这是一种误解。在光明食品的并购原则中,假如风险不可控,退出也是种胜利,不要把风险负担背在身上。在联合饼干身上,光明食品就是这么做的;这次维他麦的谈判中对方不希望因此而失去一位好的战略投资者,因此在多轮磋商下,狮王资本最终还是在养老金问题上进行了妥协。
00经历了这些挫折,葛俊杰、曹晓风对于国际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这其中有对于西方国家的财务、法律方面的理解。“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学到很多,比如每个国家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葛俊杰说。
00在维他麦、玛纳森的这两笔成功的收购交易中,光明食品是分别从英国的狮王资本、澳洲的CHAMP两家私募股权基金手中买入。这说明光明食品已经开始借助外力,利用外部优质资源。
00董事长王宗南给予了私募股权基金非常好的评价,“在整个收购过程中,我感觉到PE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因为它们国际化的程度比较高,对于一些行业的分析、判断,包括一些专业的人才也比较集中。”
00过去两年,光明食品完成了四次海外并购。除了收购英国维他麦60%股权之外,另外三次举动为:2010年7月收购新西兰新莱特(Synlait)乳业50%的股权、2011年8月收购澳大利亚玛纳森(Manassen)食品75%的股权,以及2012年6月收购法国迪瓦波尔多(DIVA)葡萄酒公司70%的股权。
00可以看出,光明食品是围绕着糖、酒、乳业的食品制造和分销网络展开了海外收购。
00在多次的媒体采访和公开场合中,董事长王宗南表示光明食品的海外并购“才开了一个头”。光明食品需要借助兼并收购,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企业,从食品制造业,向原材料基地进行延伸,同时向终端延伸。
00葛俊杰认为,虽然中国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但是几乎没有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食品企业,所以,“你就需要与国际优秀的企业,通过合作、并购,来形成协同效益。”
00王宗南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光明食品的并购思路:遵循“符合战略、有协同效应、价格合理、风险可控”的并购原则。成功的收购,并不止于项目的谈成、交割的完成,而是签约之后的协同效益、对接和整合的成功。
00在并购方面,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遵循的也是收购兼并的发展战略。过去十年中,卡夫一直在积极进行全球布局,通过并购拓展新市场和新产品。2010年通过收购吉百利一跃成为全球糖果业的老大,并利用吉百利强大的分销渠道将产品销往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
00中信资本总裁张懿宸此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光明食品做海外收购,因为是战略投资人,看重的是与现有业务之间的结合。“但是这种结合程度能达到哪一步,能不能释放协同效益,这个大家有不同的认识。”
00例如,通过对澳洲玛纳森食品公司的并购,光明食品认为,可以继承其在澳洲、欧洲、北美的11700多家通路终端。同时,玛纳森是许多澳大利亚品牌的代理商,又可以将这些品牌的代理权从澳大利亚延伸至中国。另外,光明食品构想借助玛纳森的平台,将黄酒、白酒、中国保健品等产品打入澳大利亚市场。
00对此,德勤并购合伙人丁建萍指出,在提出并购之前就应该考虑并购以后的整合规划,这是中国公司过去不太重视的方面。光明食品进一步的改变,或许将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