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会议

我以前来过云南丽江两次,都没有好好欣赏这个美丽的城市,总是南来北去,匆匆过客。这次是第三次,我可得好好地观赏一番。

第一次来丽江,可能是2013年,具体记不清了。我还在环保局上班。环保总局在丽江召开会议,各省辖市区有关部门都来到丽江。我和省局生态处王处长、我市一位乡长、漯河市生态科长四人也一起来到丽江参加会议。

会议三天结束后,我们四人计划去玉龙雪山、茶马古道、丽江古城、香格里拉游玩。

我们准备第一站上玉龙雪山,却被告知气象预报有雨,玉龙雪山在下午5点要封山,而我们此时是4点多,要上玉龙雪山根本来不及,而且又快下雨,结果放弃了去玉龙雪山。

第二次去丽江,是二0一九年五一期间,是我们自己跑去游玩的。我和老伴与他的朋友一起来到玉龙雪山,想去征服海拨4千多米高的巍峨壮观的雪山。

导游告诉我们,主峰最高处海拔5596米,终年积雪,至今无人成功登顶。游客能到达游玩的最高点为海拔4680米处,需要乘坐玉龙雪山大索道先到冰川公园。再往上就无法攀登了,因为完全没有路了。

我和老伴越往上爬,氧气越稀薄,气闷胸慌,幸好我们提前喝了红景天,又带了氧气瓶,时不时的吸一口,缓解高原反应。

大概还有1公里的海拨高度,是直直的高度就到海拨4680米处,我和老伴及朋友就不想上了。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和老伴及朋友都没有上去,而是往回走。

这第三次又没上到顶,我们同行六人,四人只是上下坐了个览车,览车窗外白雾笼罩,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在附近转悠,同行的两个年轻人到山顶了。我连续三次都没到山顶,不知以后是否还有机会去?

这次去丽江,我们都感觉有高原反应,总觉得不舒服,但又说不上怎么回事。我想上次我们是从昆明来丽江的,有个适应过程。这回直接飞到丽江,从海拨500米左右,一下子来到海拨2400米的丽江,不适是肯定的。

丽江和香格里拉的导游是纳西族,也是汉族和纳西族的混血儿。她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纳西族。上次我们来云南,也是她为我们导游的。

导游给我们安排去玉龙雪山、茶马古道、束河古城、丽江古城、观看夜景以及当晚观看《丽江千古情》。

我们这次出来,主要是避暑,不想把时间安排的太满和紧张。我否决掉去玉龙雪山和茶马古道。

我们已过半百,为了保护膝盖,不愿意再去爬山或上楼梯。玉龙雪山海拨4680米,显然是要爬山的。而茶马古道是山沟小道,是马走的路线。我从小怕狗怕猫,根本没有摸过小动物,到茶马古道肯定要骑马去感受一下,就是再温顺的小马匹,我也不敢去骑。想当年我来丽江开会时,去了茶马古道和小布达拉宫。当年我在茶马古道,骑着小马奔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当然还有个牵马的在旁边跟着跑。

看着牵马人在跑,虽然不快,可也比骑自行车快,我的心突突跳,有害怕的成份,也有对牵马人于心不安的因素。同事们给我拍了骑马的照片。洗出来一看,嘿,真难看。我骑在马上,飘逸的头发被风吹的七零八落,淑女的形象被破坏殆尽。如果不是有这张照片作证,我都不会相信当年真的骑过马。

后来,我们改变主意,又去了玉龙雪山。去玉龙雪山是老伴决定的,他给我商量说:“我俩去过玉龙雪山,可以不去。可他们几个都没去过,肯定想去。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啊。”看吧,我老伴历来就总是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所以他的朋友很多,都喜欢围在他身边,听他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