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好看吗?

这部电影的片名值得深思。韩语直译是“Technologists”,这是台湾省版的标题。大陆翻译成“大师”,就像一部老套的武侠片,最失去魅力。英文标题“The con Artists”的意思是骗子,更直白但不够严谨。虽然出轨和欺骗是不分的,但本片中金宇彬团伙的职业性质更侧重于heist而非Con,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暗示了主角被迫偷窃并主动复仇。说con是错的也是错的。难得看到这么搞笑的电影翻译。

反正《大师》是典型的老派偷片。《偷》是动作悬疑电影的一大分支,在欧美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碟中谍》在香港引发了一系列模仿。在韩国,早些年就有类似《首尔大劫案》的黑色犯罪片。前两年《印第安纳联盟》更接近偷片的范式标准。这部电影模仿了90年代的港片,天衣无缝的偷拍手法与枪战、武打平分秋色。虽然照顾了更多的观众,但真贼片的粉丝会鄙视它,认为挨子弹的永远是掉价的,用脑子把他们全搞定才是风格。

《大师》动作场面不多,前所未有的接近纯粹的盗窃类型。即使有动作,也大多是配角完成的。智力竞赛完全压倒了感官刺激。行动不诉诸暴力,不取人性命,不高调宣传。主角更像一个绅士,而不是硬汉(至少是个超模,演技游刃有余),平添了几分恬静和深不可测的优雅。看偷来的电影,跟看SM一样,追求的是被动的主动。表面上看是M完了,警察和恶势力在追小偷,但实际上是M在控制,小偷把警察和恶势力放在了一起。如果力量反转得当,就能产生酣畅淋漓的顿悟。一个方马,一个领导,一个成熟的年轻人,一个万金油,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一个技术专家,不成熟,冲动。这样的搭配很好玩。但影片是剧情驱动的,过多的篇幅致力于创造阴谋诡计的细节,在角色化学反应上做的不多。我注意到电影中的人物比演员的实际年龄要大。25岁的金宇彬演365,438+0岁,265,438+0岁的李炫宇演25岁,让他们的出轨和江湖经历更加可信。其实观众不会在意天才神童之类的设定,标新立异的变化体现的是诚意。主角不知道怎么打,也很现实。不像日本的《鲁邦三世》和印度的《新年行动》,贼拳贼拳比偷还招摇。至于警察,至少达到了观众的平均智商,被牵着鼻子走也情有可原,是有功劳的,也留下了脸书的塑造。就像很多韩国电影一样,《大师》也有一种“城乡一体”的审美,就是用非常时尚的视觉效果包装非常老套的故事。注意,守旧派不是老生常谈,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风格印象,你喜不喜欢,就看你的品味了。如通风管道的逃脱,转移山上老虎的计划,特洛伊马,都是经典的把戏。抢关计划的核心是让警卫主动关掉警报,灵感来源于奥黛丽·赫本的经典《盗龙转凤》,真的经典到骨子里。其实偷换骗的方式基本上在中国的兵法“三十六计”里都能找到,而且永远不会变。金宇彬在片中打开保险箱的动作没什么新意,但还是挺刺激的,可以和《偷天》相媲美。那些特效展示出来的齿轮啮合的画面,完全可以满足强迫症患者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