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五千年的文化事物都是怎样由来的
“诸子百家”的由来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从政治到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各个学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又叫“先秦诸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诸子”指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提到诸子有阴阳、儒、墨、名、法、道6家。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10家。《隋书·经籍志》中提到诸子有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14家。其中以儒(创始人是孔子)、墨(创始人是墨子)、道(创始人是老子)、法(韩非子为集法家之大成者)4家影响最大。
文章的由来
古时,“文”和“章”指的都是带有彩色的条纹图案。红蓝相间叫作“文”,红白相间叫作“章”;“文章”二字连用,即指色彩斑斓的图画而已。“文章”译为现在文字作品之意,乃汉代之事。那时,社会上崇尚文学风气极浓,人们都喜欢用“文章”来赞美那些文采华丽的作品。久而久之,就演变到今天的“文章”——专指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词了。
汉字横写的由来
中国汉字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这种形式不合乎人们的习惯和视觉要求。当近代出现了汉文里经常引用外文、书写阿拉伯数字、使用新标点等情况后,汉字竖写就更感不便,需要改革。
提出汉字竖写改横写的第一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在《新青年》1917年3卷3期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首次提出了汉字“竖改横”的见解。钱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以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许。经过《新青年》的倡导,汉字横写逐渐推广开来。
汉字大写数字的由来
汉字的数目字中,与小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对应的,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10个大写字。最初小写字易识易写,但也易被改动,如“一”可改成二、三、五、六、七、十等。于是,有人从浩瀚的汉字中找出10个读音相同但不易篡改的字,作为庄重场合(如银行支票、财务收据)的专用数目字。实际上这些字的原义并非指数目。壹:即专一。贰:变节,背叛。叁:“参”的另一种写法,加入,谒见。肆:任意妄为。伍:古有“五人为伍”之说。陆:高出水面而地势平坦的土地。柒:漆树或漆料。捌:有齿为耙,无齿为捌。玖:黑色的美石。拾:把东西拣起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最初给汉字注音所用的就是拉丁字母A、B、C、D***26个,是世界上目前流传最广的字母。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拼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尼格又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以后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威妥玛式”,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
1892年,近代汉语拼音提倡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自造了一种“切音新字”。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订了“国语罗马字”。1931年,吴玉章等人又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汉语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领导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在推广普通话,以及促进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77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地名的决议,从此我国自定的《汉语拼音方案》登上国际文坛。
标点符号的由来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段为读(音逗)。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解放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书体的由来
中国最早的书体可以上溯到商殷时代。这个时代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形成文字学中“六书”的严密规律系统;它为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规定了金文、石鼓文、篆刻字的发展方向。从出土的甲骨上的大量文字中可以看到,甲骨文已具有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和章法。甲骨书法从总体上看,可分为五期。第一期,自盘庚到武丁,书法雄伟;第二期,自祖庚到祖甲,书法谨饬;第三期,自廪辛到康丁,书法颓靡;第四期,自武乙到文丁,书法劲峭;第五期,自帝乙至帝辛,书法严整。其刻画为先直后横,转折大多直来直去,笔画没有轻重顿挫,虽为圆笔,但不十分圆,细体和粗体有如钢丝一样,刚而有力,具有一种古拙、秀美、瘦劲、清丽的风格;其章法结字的朴实无华的自然美,对现代书法有着巨大的影响。
小篆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布了“书同文”的命令。当时官书浩繁,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竹木简写成的官文,而且有许多字各诸侯国各有不同写法。所以统一文字势在必行。小篆就是以大篆(秦文)为标准,废除六国文字中不同于秦国的文字,加以整理,做到字有体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汉字改革运动,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隶书的由来
隶书也称作“佐书”、“史书”。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把篆书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划化,以便书写。始创于秦朝,普遍使用于汉、魏。隶书有两种,一是秦隶,一是汉隶。秦隶又叫古隶。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程邈创隶书的传说。秦朝的文字原是篆书,但因奏事繁多,篆字难写,于是隶人整理文书时产生了一种应急字体,称为隶文。“隶书者篆之捷也”,就是说隶书是小篆的简捷写法。即是把小篆圆转弧形线条,变成方折平直,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符号化,笔划也进一步简化。所以秦隶的产生,在汉字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金文、篆书都属于古文字的范畴,而隶书和楷书,则属于今文字的范畴了。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来的,大约在西汉中期已经成熟。现在看到的汉隶,主要是石刻,也有一部分木简。汉隶和秦隶的主要区别是:秦隶的笔形平直方折,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势。
宋体字的由来
报纸上的“字”,一般多为印刷字体,而其中常见的是宋体字。宋体字横平、竖直、撇如叶,捺如刀,历来为书法家所推崇。印刷业伊始,即被出版商选择为印刷的标准字,就毫不奇怪了。翻开我国书法史,可以看到,书法字体历代都是以书法创始人(或代表者)的姓氏命名的,如:柳公权书法为柳体,颜真卿的书法为颜体,怀秦的书法为怀体。唯有宋体字却以朝代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宋体字的创始人(准确的说法是代表者)是宋人秦桧。秦桧,状元出身,曾随高宗为相。他不仅博学,而且在书法上造诣很深。他综合前人书法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宋体字。秦桧早年为官,官声尚好。在金人攻陷东京(今开封)之后,曾冒死赴金营,反对立伪楚帝张邦昌,几乎被砍了脑袋。但后来在高宗手下为相,迎合高宗偏安政策,镇压抗金将领,以莫须有罪名在风波亭害死岳飞父子,天怨人怒。老百姓把南方炸油条称为“油炸桧”,还让他和妻子王氏的像长年累月跪于岳飞墓前。至于他的字,人们就由于厌恶他的人品德行,就改称为宋体字。印刷字体是模仿宋体字而来的,当然就命名为宋体了。
楷书的由来
楷书形成于汉末、魏晋,全盛于隋唐。也称作“真书”、“正书”。它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方正,书写时比隶书更方便,一直沿用至今。我们现在看到的魏晋时的楷书,离篆隶不远,形体古朴自然,但无严谨的法度约束。隋代以后,楷书注意法度,结构整齐、方正,书家层出不穷,以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成就最高。宋元明清的书法家都以唐以前楷书为规范,近代以至当代学书者更是如此。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如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十三、十四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如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有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国语。“国语”名称行不通。瞿秋白就反对过。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有了严格的内涵与规范(即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用“正”字记数的由来
每逢选举时,投票表决的现场监票、唱票和记票人,常用“正”字记票数,以此排出醒目的先后顺序。这个简便易懂的办法是由戏院记“水牌帐”演变而来。
清末民初,上海戏院俗称茶园。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那时剧院还没有门票,由“案目”(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每领满5位入座,同事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帐时,准确无差错。就这样,在以后的许多场合就用“正”字来计数了。
“捉刀”一词的由来
世称代人作文为“捉刀”,其源出于这样一则故事。
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北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瑛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时,崔瑛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加思索道:“魏王俊美,而丰采高雅,但榻侧捉(握、提的之意)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曹操听了汇报,派人赶去将使者杀了。后来,人们便称代替别人做事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
中国速记的由来
中国速记诞生于100年之前。当时,因议会的议事内容需要详尽记录,繁体汉字无能为力,使清政府大伤脑筋。于是通过日本驻华使馆,聘请熊健崎一郎来华担任速记教授,不料熊健崎一郎因故未能应邀。依赖外人此路不通,只好遍寻国内,发现北京翻译学院学生蔡玮能用简单符号做课堂笔记。再访,才得知原是其父蔡锡勇所传。至此,清廷方知国内早有速记人才。
蔡锡勇是福建龙溪人,曾出使美国、日本等国,担任参赞职务。在外工作期间,他留心考察外国文化,感到外国人使用拼音文字,且还在研究运用速记提高记录速度,既节省时间,又增进效益。而中国汉字笔画繁多,书写缓慢,更应有一种速记来作为辅助工具。回国以后,他参照美国凌士礼(译音)速记,结合我国“音韵学”,写成《传音快字》一书,于1896年秋(清光绪二十二年)在武昌出版。初版石印仅印6册。这本专著,是早期几何体系的汉语拼音速记。拼写方法是以八方面弧及斜、正、轻、重等笔画,分24声,以小弧、小画、小点为32韵。合声韵以切一音,合两笔以成一字,以北京音为标准。此书的发表,既是我国拼音文字方案中“速记派”的创始,又是我国最早的速记术诞生的标志。
书山、学海的由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句精辟的治学格言。何以称“书山、学海”?溯其源,“学海”一词始见于汉杨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百川因为奔流不息,所以才能达到大海;而丘陵静止不动,所以永远成不了高山。比喻为学要勤奋,方能有成。后常用“学海”比喻知识的博大精深。宋咸淳年间,有一名叫左圭的学者,将唐宋名家的野史杂说,汇集成一部《百川学海》。清朝时,有一学者曹溶又将历代名家的零篇散帙,汇集为一部《学海类篇》。
公文的由来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其中大量篇幅是“上古典谟训诰之文”,即公文。书中有会议记录、战争讨伐、动员令、刑律条例及各种文告。有些篇章写得相当精彩而凝炼,堪称上古公文的范例。例如《皋陶谟》就是舜、禹、皋陶开会的一次会议纪要。《甘誓》、《牧誓》是战争动员和讨伐令。《酒诰》是戒酒的指示。《尚书》以后,就要数秦初李斯的《谏逐客书》了。这些古公文,至今仍闪烁着深刻的哲理和文采。
六艺的由来
“六艺”有两种含义。
其一,指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六种本领。这是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六种技艺。六艺见于《周礼》:“保氏掌谏五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子六艺:一曰五艺,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二,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见于孔子集语。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的地位抬得很高,因此上述六部书在当时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合称“六经”。所以“六艺”这个概念,在汉代以后多指儒家的“六经”。
古碑的由来
碑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部。远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在石上、崖壁上刻划符号用以记事,这就是碑的起源。
我国各个朝代碑的用途、名称、形状不尽相同。商周时期,人们通常在宫殿庙宇门前,竖起一块稍加雕琢的长条石,用它来识日影,辨阴阳,这是我国最早的石碑。当时除了这种石碑之外,还有一种专为引棺下圹用的石碑。碑的正中凿有一孔,为放辘轳用。碑在商周时期只不过是人们日常活动中常用的一种石刻器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五次出巡全国。他每到一处,几乎都要立石刻字,以记载自己统一四海的功德。这种碑当时叫“刻石”,没有固定的形状,但秦始皇却开创了碑上刻字的先例。
春联与桃符的由来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新年到来之时,命学士们“题桃符”,他认为学士们题得不大好,就自己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但春联和桃符却不能混为一谈。
桃符的出现早于春联。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做的,在上面写“神茶”、“郁垒”两个神名或驱邪降福之类的吉祥语,来驱鬼镇邪,称为“题桃符”。到唐五代时期,便演变成写对偶、警譬之句,可以说桃符不过是被春联“附”了体。
联语真正称之为“春联”,始于明代。据明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一书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出观。”朱元璋还亲自题了一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院文章第一家”,送给学士陶安。
同时,桃符还有其自身的演变,这就是门神画。春联贴在左右门框上,门神贴两扇门扉上。门神除了前面提到的神荼、郁垒之外,到了唐代又多了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灯谜的由来
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群雄崛起,列国纷争,一些游说之士为了劝说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这种“隐藏”的话语就是灯谜的雏形。当时叫做“庾词”(庾是隐藏之意),也叫“隐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文心雕龙·谐隐》指出,“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我国民间所产生的灯谜浩如烟海,千变万化。人们有时用老虎的难以射中,来形容谜的难猜。因而“灯谜”又称为“灯虎”。其中用文字作谜面的叫“文虎”,用诗句作谜面的叫“诗虎”。猜谜就叫“射虎”或“打虎”。
书院的由来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地方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书院源于唐,是在私人讲学的基础上,由官方提倡、赞助发展而成。唐玄宗在长安设丽正书院,集贤书院。“书院”一词即源于此。在民间,有不少私人创建书院,作为读书人自己读书治学的地方,如四川的张九宗书院,湖南的石鼓书院。有的书院有讲学、教授生徒的活动,但还不普遍。到宋代逐步形成制度。
大学的由来
大学即高等学府,大学源于我国。2300多年前,春秋时齐国君王齐桓公在山东稷下办起一所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创立适应了齐国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上的需要,先后经过6个朝代历时一个半世纪之久,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荟萃、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学院至少要比稷下学宫晚20年。
太学的由来
太学是我国历史上高等学府的称谓。虽在商、周时代已有了太学的雏形,但这种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业的最高学府却始于汉武帝时期。汉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正式设立太学。太学要求学生具有道德,精通《易》、《尚书》、《孝经》、《论语》等经书,质朴、谦逊、节俭、不求闻达,同时应身体健康,不与“坏人”来往。在教学形式上,授课与自修结合,以自修为主,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研究工作。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崔瑷都是当时的太学生。此后历代都设有太学,虽学习内容有变化,但一直是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到清代末期,“洋”学堂出现,停滞落后的太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民国以后就彻底绝迹了。
美育的由来
在我国,3000年前的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此来治理国家。“礼”是道德规范,“乐”是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艺术。礼乐结合,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法规、制度、仪式。而这种法规、制度、仪式又是通过美感的形式,把本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变成人们的一种内在要求,因而又是一种美育。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把教育从社会政治生活中分化出来,创立了古代的教育体系,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这六个科目的内容,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孔子的观点,奠定了我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影响长达2000多年。直到近代,美育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西方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与中国古代有某些相似之处,差不多与孔子处于同一历史时代的柏拉图,是西方美学和美育思想奠基者之一。柏拉图之后的亚里斯多德,更全面地提出了艺术审美的社会功用: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精神享受。他所总结的这三大审美功用,影响很深远,直到今天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没超出这个范围。
中国近代的“美育”,是在西方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最早的传授者是王国维。
职业教育的由来
职业教育是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职业教育的萌芽,那时各国遍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堂,进行专门技艺教育,东汉时出现了艺术专门学校——鸿都门学(因校馆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唐代出现了“书学”、“律学”、“算学”和“医学”等各专门学校。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职业教育做为一种教育体制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1866年以后,新式的职业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沿海各地相继建立了福州算法文学堂和艺圃,驾驶学堂,管轮学堂,上海机械学堂。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2年把职业教育的实业学堂改称为实业学校。那时,力主发展职业教育的有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他们针对鄙视劳动的人,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教育思想,积极主张发展职业教育,黄炎培还于1917年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行《教育与职业》月刊,出版职业教育丛书。解放以后,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成。
“桃李满天下”的由来
当人们称誉某位教师培养的学生很多、人才济济时,常誉为“桃李满天下”或“桃李满门”。
汉朝的《韩诗外传》中记: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曾经提拔和保举过很多人。后来,他因得罪魏文候,就只身跑到北方去。子质遇到一个叫简子的人,便向他发牢骚说:“以前我当魏国大臣的时候,提拔和培养了许多人。可是在我大难临头时,却没有一个肯帮我一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什么人。”
简子听了,笑着对他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和休息,秋天还可以吃上可口的桃子和李子。可是,你要在春天种的是蒺藜,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到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人哩。培养人才,就如种树一样,应该首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加以培植啊!”
简子的比喻,批评了子质育人的失当,后来人们把学生和优秀的人才叫“桃李”,培养的学生很多,就誉为“桃李满天下”。
试卷密封的由来
试卷密封即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密封起来,使阅卷人在不知应试者的情况下评卷,以防作弊。试卷密封源于我国唐代。唐《隋唐嘉话》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学考试的一项制度。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元朝以后称弥封,明清一直沿用。封建时代,科举作弊时有发生。为了防范,在封卷之外,还有许多相应措施,如在阅卷之前,有关部门还将组织人力进行统一的誊卷工作,然后才送交考官评卷。
“语文”的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
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的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新闻”的由来
英语“新闻”一词,源于希腊。
德语“新闻”一词,是由德国北部的俗语“报道”演变而成的。
我国“新闻”一词的出现早于西方。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闻”字,“新闻”两字连用,则见于唐朝:“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唐书》);“旧业久抛耕钩铝,新闻多说战争功”(李咸多诗句)。
宋朝《朝野类要》:“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者,皆衷私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清朝《红楼梦》有6处提到“新闻”。如:“冷子兴讲述了贾府中宝玉衔玉而生以后,问道:‘你道是新闻不是?’”
报纸的由来
早的报纸。
“号外”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