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好声音》变得没有热度了?

因为《中国好声音》办得越来越差,加上选秀节目的这个大环境也在变化,《中国好声音》其实已经无法迎合观众喜好的,所以热度会越来越低。

01、选手越来越差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中,可以说是各路大神云集的一季。梁博、吴莫愁、吉克隽逸都是到现在都活跃在歌坛中的人物,而提到他们的实力,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而张赫宣、张玮等人也同样在歌坛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到了第二季,还有姚贝娜、李琦等人,第三季也有了大火的张碧晨,有了大家意难平的陈冰,也有了艾怡良、刘明湘、陈乐基等人,当时的《中国好声音》,完全就是大型圆梦现场。只要你有实力,你就能够被大众看见。

而到了第四季还有谁呢?李安、张磊,他们现在基本也都是查无此人而去年的好声音,第一名的邢晗铭在直播中的表现真的让人大失所望。就这?这就是第一名的水准?更别提去年的音乐学院的学生来了多少人了。

选手越来越差,观众自然也越来越不爱看了,与其去看《中国好声音》,还不如追剧来得快乐。

02、节目逐渐偏离初衷

《中国好声音》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帮助一些有音乐梦想的素人圆梦的,无论你是四五十岁的人,还是一个十几岁的未步入社会的人,你都可以来参加这档节目。看着那么多热爱唱歌的人站在好声音的舞台上,观众们也会觉得非常感动。

而慢慢的,好声音的舞台上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算是素人吗?的确也算。但说实话,给人的感觉真的差了很多。导师制度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素人掌握到专业的乐理知识的,而这么多学院派跑过来,要导师干嘛呢?

节目不断地变味,从未素人圆梦变成了学院派的跳板,说实话真的让人觉得从前的感情都错付了。而且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之中,各种广告的穿插以及学员个人的社交平台账号的插入,让人觉得节目处处充满着金钱的味道,以前的温暖感觉已经没有了。

03、选秀环境的改变

从前的选秀节目基本都是以单人选手为主,比如超女、快男等节目,且都是各大地方卫视自己制作的选秀节目,每到决赛的时候,那收视率真是不高也难!而这类节目往往是大众评审和专业评审***同选人,专业度相对会高点。

而如今的选秀节目基本都是网络综艺,且选秀的赛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等。观众想要看综艺,就到相应的平台去看,不想看综艺,点都不会点。但会用视频平台看综艺的人,不就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吗。

这样一来,受众群体就小了很多,也就导致选秀节目的热度不断下降。

选秀环境的改变其实就注定了《中国好声音》这类节目无法保持原有的热度。

综上所述,《中国好声音》热度降低是必然,除非节目能脱胎换骨来一个大改变,否则真的很难回到从前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