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拍一部战争电影,究竟有多难?
大约二十年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看了部关于中途岛海战的纪录片,决定把这段历史拍成电影。
打动他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年美国以弱敌强的故事很有趣复杂,二是飞行员驾驶俯冲式轰炸机在最低点投弹的搏命时刻?他一直想再现这种英勇场面。
但对任何电影来说,从想拍到开拍都有很长一段距离。当时艾默里奇跟哥伦比亚三星公司对这个计划一拍即合,但由于预算很高,对方必须请示母公司索尼。
能否斥巨资拍摄这样一部关于日本战败的电影呢?索尼让我们先等等,过了一段时间的答复是?不?。用了各种各样的表达,但总之的意思就是不行。?艾默里奇如此回忆。没多久后《珍珠港》上映,题材撞车的《决战中途岛》就只好先等等了。结果这一等就是二十年。
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拍战争片,或者任何电影,都挺不容易,往往会面临很多阻力和压力。
钱、时机,以及各种?不可抗因素?。导演这行当本来就如同统帅:每天指挥成百上千人,支配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资金,统筹复杂的工序,部署周密的计划,遵守严格的时间表?
说真的,拍电影就是一场战役。
罗兰?艾默里奇在《决战中途岛》片场
在如今的好莱坞,像《决战中途岛》这种全景呈现大型战役始末的传统战争片,或者说?战争史诗片?,真的一点都不热门。
首先,二战这个人类史上最壮观惨烈的时期,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几乎没有哪场重要战役没上过银幕。就算视觉效果可以翻新,但二战片的精神内核总离不开人性、勇气、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观众会厌倦,何况新生代未必吃这套呢。
传统二战电影的辉煌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 70年代末期就逐渐衰退了?1976年的老版《中途岛》和 1977 年的《遥远的桥》可谓最后之辉煌,但后者的票房并不及预期,稍早些年的《虎!虎!虎!》更是非常惨淡。
然后《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纷纷涌现,以后就是反思越战电影的天下了。
《猎鹿人》
动作片也恰恰在战争片的颓势中崛起。甭管邦德、兰博还是伊桑?亨特,英雄独闯龙潭式的?特种作战?取代了正规军大场面。而从特效革命以来,从《侏罗纪公园》、《独立日》到《变形金刚》乃至《复联》,在许多好莱坞?科幻大片?里,总少不了片末前来清场的军队,或作为英雄和反派的?退伍兵?。
如此说来,战争片只是化整为零,分散到更热门的类型片中去了而已,电影中对于武器、战斗场面等军事细节的表现,其实是越来越专业化的。
《独立日》
同样投资巨大,动作片更好卖,还方便拍续集,你说好莱坞选哪个?
什么?用全明星的阵容、一线片的预算和战争片的路子,拍部让自己登堂入室的艺术电影,还成功地把老板和票房这两头都给忽悠了?纵观影史,似乎只有《细红线》做到过,但谁又能学得了泰伦斯?马立克?
别忘了拍战争片还有一定的政治风险,特别是这年头人人都敏感,随时犯忌讳。拍之前最好扪心自问:这电影是谁和谁打,你站哪头?你的 101 空降师里有黑人兄弟吗?如果有人问你?凭什么鹦鹉螺号潜艇里没女兵?,你该抽自己几个嘴巴?
要不咱们还是打外星人吧!
《复仇者联盟3》中的战争场面
先声明,一战往前通常都算?古装史诗?范畴,目前在好莱坞是高危敏感词(因为赔怕了),暂不讨论。
而二战之后的现代战争,比如越战和伊拉克战争呢?这些题材适合反思战争之残酷、人性之扭曲、世界之疯狂,你说你只想表现战斧导弹划破天穹,B-2 隐轰洗礼大地?这跟公众的反战价值观不太匹配欸?
当然,科波拉说过:?任何堪称伟大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片。?不过一般来说,反战片的规模都不会太大,因为你需要个人视角而不是历史宏大,你需要表现普通人的身心磨难而不是什么天穹大地。
《拆弹部队》
从编剧的角度说,如果你的素材够扎实,能真实展现?普通一兵的日常?,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比如《拆弹部队》的编剧曾是伊拉克战地记者,《野战排》的导演兼编剧奥利弗?斯通自己就参加过越战还负过两次伤。
而《决战中途岛》这种走宏大叙事的传统派就复杂得多。大量史实、多条线索,几十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全都得塞进一部只有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还得理清头绪,不能让观众看着乱,不能让专家挑出大毛病,谈何容易?
一个最好也最常见的办法是,以宏大的战场为背景,把故事聚焦在小人物上,从平凡的?亲历者?或?见证者?角度,来折射整个大事件。
这种手法其实最早见于历史文学创作领域,比如美国历史学家斯蒂芬?安布罗斯。他的著作,成为《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的基础,这两部作品也是最典型的?小人物大战争?故事。
《决战中途岛》部分采取了这种叙事方法,同时也着力刻画了多位高层将领和战争英雄,并设法将一些历史?名场面?嵌入电影之中。这或许是因为导演太想强调中途岛一战的?历史转折点?意义。
但观众还是容易发懵,即便你已经花了不少篇幅去铺垫前因后果?这些铺垫反过来又会拖慢节奏。
其实艾默里奇自己很清楚:?拍摄这种电影的时候会有一种责任感,一方面要能够很准确地展示历史的真实,一方面也要知道我是在拍摄一部电影,所以我需要有一定的娱乐属性,所以来回对剧本做了很多次调整。?
拍历史题材最难的就是取舍。又有几个人敢像诺兰那样大刀阔斧?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么重要的历史意义,他只用开头几行字幕就打发了。
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敦刻尔克》片场
还有种故事,就只讲一支小队、一场小规模遭遇战,从作战准备、遇敌、交火到结束,一气呵成。
人物不多但都性格鲜明,能让观众过目不忘那种;演员都跟特种兵同吃同住同训练过,系鞋带都特professional;武器装备军事细节越真实越多越好,让军事迷为找茬把眼看瞎了才好;风格尽量往纪录片上靠,越像真的越好?
雷德利?斯科特的《黑鹰坠落》是这方面的教科书,近年的片子中《狂怒》和《猎杀本?拉登》(的一部分)也挺不赖。
《狂怒》中的坦克小分队
不过无论怎么讲故事,战争片毕竟只是电影,?准确?和?真实?都是相对的。你很难百分之百不出错,反正军迷怎么都能挑出瑕疵来。
有时你还得故意对史实做些调整、对历史人物做些勾兑。比如,《决战中途岛》省略掉更关键的前奏战役珊瑚海海战,强化了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的?轰炸东京?,这都是平衡篇幅、烘托气氛之需要,恐怕也有面向中国市场之目的。
但另一方面,过于戏剧化的加工需要慎重。像《珍珠港》里日军轰炸医院的情节就遭到日美双方老兵的一致批评,因为二战中日军严禁此类行为,一些幸存者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后来迈克尔?贝承认,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轰炸显得?更野蛮?。
《敦刻尔克》突破了固有模式,把战地的感官与心理体验更切身地带给观众。而在即将上映的一战片《1917》中,萨姆?门德斯将尝试?一镜到底?的极限玩法。他们都在不断拓展战争片的疆界。
在一片反思与哀痛中,偶尔唱唱赞歌也没什么不好。同样是讲反恐战争,彼得?伯格拍了《孤独的幸存者》,称颂在与塔利班的战斗中为国家与大义而牺牲的美军特种兵?改编自真实事件,糙乎乎的英雄情怀,直愣愣的爱国主义,很多直男观众流下了硬邦邦的泪水。
还能更进一步,参考除了装备一无是处的《勇者行动》。
《勇者行动》,军迷的 A 片
从海明威开始,战地就从来不缺浪漫故事。但女朋友的存在是为了秀照片然后领便当还是跟最好的战友玩三角恋呢?最好绕开这坨狗血问题。
战争与喜剧的结合也很出彩,因为军队本来是最讲纪律性的场所,当你破坏规则时,笑料就产生了。况且,成千上万个人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自相残杀,本质上都体现了存在的荒谬性。
推荐范本:《虎口脱险》、《陆军野战医院》和《第22条军规》,逼格按升序排列,可笑程度按降序排列。
《陆军野战医院》
战场还可以成为各种类型片和 B 级片的舞台。
动作片?六七十年代,敢死队电影风靡一时,巅峰之作如《十二金刚》和《血染雪山堡》,后来昆汀的《无耻混蛋》算是集大成者。
《无耻混蛋》中割头皮的布拉德?皮特
恐怖片?你知道电影里,纳粹搞过多少邪恶实验吗?去年的僵尸片《霸主》属于?甭管怎么胡编把锅甩给希特勒就对了?之范例。
邪典片?你知道有多少部片名带?纳粹?或?希特勒?,本质上只是变着法蹂躏大波妹的剥削电影吗?哦对了,想拍?手撕鬼子?的出门右转去横店。
我们故意把战俘营里的故事(不包括蹂躏大波妹那种!)放到最后,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类型,但本身又跟其他战争片有所区别,就不展开说了。
无论《大逃亡》、《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还是《桂河大桥》,这些经典片都借拘禁讲自由,借屈辱讲尊严,借文化冲突讨论人性,早已跳出了?囚笼?和?战场?这些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