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散在古代是干什么的

寒食散在古代是一种毒药。

寒食散又名寒石散、五石散,是一种中药散剂。源于秦代而兴于魏晋,唐代后逐渐不为人所服用,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称它“五石散”,是因为它用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中药散剂,而之所以又被称为“寒食散”,乃是因为服用此药后,必须以食冷食来散热而得名。但寒石散是毒物,长期服用会有很大的副作用。除了吃冷饭之外,还要注意多外出步行运动;称为散动或行散。

根据东晋人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所记载,寒食散主要的制作原料是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等,食用这种药之后会浑身燥热,需要通过快速走动来缓解这种症状,并且在燥热之后会感到精神清爽,体能也会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