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经济现象的形成原因及经验
鄂尔多斯经济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能源工业向中西部的战略转换,对于鄂尔多斯经济崛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释鄂尔多斯经济崛起的原因。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八五”、“九五”期间,鄂尔多斯上下一心抓经济,重点突出抓工业,集中精力在工业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全面重塑重构了鄂尔多斯发展经济的思路。
1979年鄂尔多斯市在自治区率先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日本成套技术和设备,建立了伊盟羊绒衫厂(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之后,鄂尔多斯市又先后引进国内投资,建设了准格尔煤电、东胜煤田、拉达特火电、万家寨水电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已成为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992年以来,为了加快开放步伐,鄂尔多斯市先后设立了6个开发区,以此为窗口, 力争在高新材料、生物工程、高载能产品开发等领域取得突破,至今,部分开发区已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利用外资达到39748万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8.6倍。 以“四大集团”、“四个层面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统揽工业经济全局。
这一开创性举措既有利于资源整体优化,企业整体发展,又有利于资源多层***享,企业***同发展,并且“四大集团”、“四个层面企业”、“工业园区”都要对内外开放,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从而促进资源开发,推动企业发展。“抓大以求强,放小以求活”这一理念灵活地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在抓大过程中壮大公有工业,在放小过程中发展非公有工业,又内含着非公有小企业向非公有大企业的转化。市旗经济一体化。打破过去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画地为牢、资源封锁、各自为阵的发展局面,使优势资源优化组合,形成强有力的“拳头”经济,如鄂尔多斯集团拥有全国羊绒衫35% 、全球羊绒衫25%的市场份额,伊化拥有全国小苏打70%的市场份额,从而带动了旗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2000年,8个旗市中有6个财政过亿,其中东胜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9813万元,列全国县(市)第75位,内蒙古自治区第l位。 继高利贷崩盘、楼市泡沫破灭之后,鄂尔多斯曾经新城无人住的“鬼城”标签,如今又有了新的演绎。近日在鄂市调查发现,寄托着该市“产业转型”梦想的多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稀少,开工进度延迟,呈现出一派“工业鬼城”迹象。
一位要求匿名的鄂市人大代表对记者表示,拜全国经济高速发展所赐,煤炭价格不断上涨,鄂尔多斯以高额财政收入、用10年时间拯救了康巴什“鬼城”。再来这么多“工业鬼城”,鄂尔多斯靠什么拯救?可以预见,鄂尔多斯很难维持高速发展态势,财政资金也无法支撑过去那样的大手笔投资,政府应及时反思,修改决策和行为。
“不管是城市大拆大建,还是工业园区大跃进,只要出了问题,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孙大乾说,在大拆大建中,那些农牧民看似获得了不菲的拆迁款,但这些拆迁款在“钱生钱”的风潮下,多数以高利贷流进了楼盘中,最后凝固在大量的烂尾楼的钢筋水泥堆里。
在当地开了五六年出租车的杜师傅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伊旗的房子太贵,他买不起,他申请了公租房,但价格并不低。以60平米的公租房为例,每平米的月租金为15元,这样算下来,每年的租房费用约1万多元,与私房出租价相差无几。如果按100平米计算,更无优惠可言。
“伊旗的物价比你们北京还贵,再加上企业少,就业机会不多,打工的都走了,陷入恶性循环,经济能好吗?”杜师傅忧虑地说。
谨慎鄂尔多斯现象 房价上涨过快或是灾难
因大量新楼盘闲置而被称为“鬼城”的鄂尔多斯,在2012年三季度被爆出房产价格大跌,最低跌至每平米3000元。这不只是中国三四线城市楼市的一个个案,更代表了一批在这些年“地产大跃进”的三四线城市的楼市。 继鄂尔多斯之后,三四线城市房价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多个城市房价出现大幅下跌。 作为这些年房地产突飞猛进代表的海南,近日也出现了多个城市房价跳水现象。从三亚到海口,尤其是澄迈、陵水、文昌等市县,开发商开始以低价冲击市场的新开盘项目,在售老盘甚至以6.4折价格“跳水”。虽然不能说是整体趋势,但引发的房价下跌征兆不容忽视。 同样,有数据显示,以炒房出名的温州,2012年前11月市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2673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8000余元,幅度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