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以什么方言为基础
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
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
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乐亭方言形成过程:
在历史上,乐亭曾被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统治,即辽代的契丹,金代?女真,元代蒙古,清代满族(前身也是女真)。不管受哪个民族统治,占主体地位的仍然为汉人,汉语言始终是乐亭文化底蕴的一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不可能同化汉族的文化语言。
满族人崔佑文,酷爱民间艺术,常年供养艺人,组建了皮影班社、梆子班社、莲花落班社,同时还有很多大鼓艺人在崔家演唱。这个事例足可以说明满人最终还是被汉化了。但是,并不能说少数民族对汉族一点影响也没有,在乐亭方言中必定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子,但不会太多。
辽国、金朝、元代对乐亭的统治都超过了100年,这些少数民族和汉人杂居相处,在文化生活、方言土语方面一定会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这是不容置疑的。倴城的由来与元朝初年名将那颜倴盏有关,“那颜倴盏”为蒙语译音,“那颜”的意思是官人,“倴盏”是其名,即塔察儿。
元兵占领金中都(今北京)后,他被任命为燕南大断事官,在此期间,他活动在华北地区,曾在今滦南镇守,凿挖通津河,修筑土城,用于屯粮集草。他修的土城就被称为?城。这个例子可以证明乐亭方言或多或少会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元末明初的战乱,使乐亭人口锐减,田地荒芜,洪武到永乐年间山后六州(晋中南)人和少数南方人被移民到乐亭,他们在乐亭建庄立户,开荒耕作,和这里的土著人相互杂居,相互融合,乐亭的大部分村庄都是那时建立的。所以乐亭方言里又搀杂了大量山西方言和少量的南方语言。
清朝的建立,一部分旗人和关外的汉人随吴三桂大兵进入乐亭,在乐亭生根发芽,繁衍生息。一些满族的皇亲贵戚和有功将士被分封到乐亭,比如被称为“京东第一皇庄”的崔家。这些人的到来,又给乐亭话注入了新的血液。
民国年间,随着白话文的推广,乐亭人对外活动的增加和乐亭文化事业的发达,乐亭方言又吸收了一点儿书面用语和北京方言,保定方言、沧州方言、天津方言,东北方言等等。难怪有人说乐亭话像东北话,又像保定话,个别词语和北京话还差不多。
方言的形成和政治环境、经济条件和地域特征等外界条件是分不开的,古代乐亭偏安沿海,交通不便,交流不多,小农经济又占主导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步构建起具有地域特色的以汉文化为主的乐亭话的基本框架。
少数民族的统治,移民的拥入,近代对外交流的增多,又给这个框架增添了许多新的东西,在长期的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中,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乐亭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