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韩国的临时政府为什么设于上海?
因为提议成立临时政府的韩国志士经李光洙和孙贞当时流亡于上海,因此韩国的临时政府设于上海。
1919年4月10日,流亡上海的韩国志士经李光洙、孙贞道提议,同时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在位于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22号的玄楯住所召开由来自韩国各地和海外的独立运动代表29人出席的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临时议政院,作为最高民意机关。
1919年4月11日,又在相同地点召开了大韩民国临时议政院第一届会议。选举李东宁为议长,孙贞道为副议长,李光洙、白南士为书记。制订《大韩民国临时宪章》十条,决定不采用君主制,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通过临时政府《施政纲领》和政府成员《宣誓文》。
确定采取国务总理制,选举李承晚任国务总理,安昌浩任内务总长,金奎植任外务总长,李始荣任法务总长,崔在亨任财务总长,李东辉任军务总长,文昌范任交通总长,秘书长为赵素昂。
由于当选者当时很多还不在上海,遂又选举申翼熙任内务次长、玄楯任外务次长、李春塾任财务次长,鲜于赫任交通次长、曹成焕任军务次长、南亨佑任法务次长,负责各部日常工作。并通过了告全体国民《布告》和告世界各国政府《宣言书》,至此宣告了韩国的临时政府成立。
扩展资料:
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后,在朝鲜半岛和苏联还有大韩民国议会政府、朝鲜民国临时政府、汉城临时政府、大韩民间政府、新韩民国临时政府等等。
出现了俄、华、韩三地政府并存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各方协商,9月,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改宪的形式。
吸收大韩民国议会政府后,与汉城临时政府统合,建立单一统合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韩民国在上海正式确立废除君主制,成立民国。
选举出了历史上第一任总统,第一任总理和第一任所有部长级长官;召开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代表会议。
成立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个议会,通过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今天的韩国政府亦以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的1919年作为大韩民国的开国元年。
百度百科—大韩民国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