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不让曹植即位呢

曹丕从此“深自砥砺”、“矫情自饰”;此外,曹丕不断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驱使一批臣子奔;与曹丕暗地使劲儿,设法讨曹操欢心相比,曹植没有察;第一件事,私开司马门事件;关于擅开司马门事,《魏志·陈思王植传》中这样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知,这无疑是曹植犯的一大错误;第二件事,军中醉酒;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派曹植率兵攻打关羽;曹丕继位还有未解的谜团,那就是曹彰

曹丕从此“深自砥砺”、“矫情自饰”。一次,曹操出征,诸子前往送行,曹植作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歌功颂德文章,当众演说得声情并茂,令曹操与文武大臣极为欢悦。曹丕知道自己的文采不如曹植,所以他另辟蹊径,什么也不说,只是屈膝而跪,泪流满面地拜伏在曹操脚下,表示为父王将要出征而担忧。与曹丕的忠厚仁孝相比,曹植的颂辞顿时显得徒有外表华而不实。此事虽小,但影响不小,曹操和文武大臣由此都一致认为“称颂歌德,发言有章”的曹植是“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世说新语》),而曹丕更诚实更有孝心。

此外,曹丕不断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驱使一批臣子奔走前后,或在曹操面前进言“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陈寿《崔琰传》),或在曹操身后直谏“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陈寿《邢颙传》),或在曹操左右提醒“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陈寿《毛玠传》),这些历史与现实的教训以及诸位重臣对曹丕的拥戴,不得不引起曹操的高度重视。曹丕还对自己游猎无度的缺点,作《报傅崔琰》以示悔过,纳弓藏箭,放马南山。为了迎合曹操相当周文王的壮志,他写《黎阳作》将随军远征的自己比喻为周武王救民于涂炭。

与曹丕暗地使劲儿,设法讨曹操欢心相比,曹植没有察觉,仍纵情恣欲,毫无节制。“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见《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最后终于惹怒了曹操。 有两件事导致曹植失去曹操的信任。

第一件事,私开司马门事件。

关于擅开司马门事,《魏志·陈思王植传》中这样记载:“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续汉书》则说:“人有白脩与临菑侯曹植饮醉***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太阻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此外《曹操集》中也有两条令文说及此事,说“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自临菑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

从这些记载中可知,这无疑是曹植犯的一大错误。问题在于此事的性质如何。从事实情况来看,它是曹植醉酒后在光天化日之下干的一件违犯礼制的行为。曹植明知父亲执法严峻,他不会不懂司马门不可妄开,可却借着酒性,公然以身试法,自找倒霉。他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应当说主要是愚蠢和荒唐,是肆意妄为。这对他争夺太子之位毫无好处,如果一定要从“用术”的角度来衡量的话,只能说明他很不会用术,对阴谋诡计颇不在行。

6

第二件事,军中醉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派曹植率兵攻打关羽,解曹仁之围,传他前往面授机宜。但在这军情如火的紧要关头,曹植大醉如泥,不能受命,致使曹操对他无可奈何,悔而罢之。 面对接班人的位置,曹丕与曹植并没有公开对抗,而是各走各的路。曹植疏狂,放任不羁,曹丕谨慎小心,处处讨曹操欢心;曹植对接班人的位置不屑一顾,曹丕却日思夜想,志在必得。终于,217年,曹丕被立为太子,正式成为曹操的接班人。 三、曹彰暴死之谜

曹丕继位还有未解的谜团,那就是曹彰的出现与暴死,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曹彰(?~223年),字子文,曹操之子。少时擅长骑射,臂力过人,能徒手和猛兽格斗。曹操曾对他说:“你不读书,而喜欢骑马练剑,这只是匹夫之勇,能有什么用!”曹彰说:“大丈夫应该效仿卫青、霍去病,率十万骑兵驰骋沙漠,建功立业,怎么能做博士?!”曹操曾问过儿子们的喜好和志向,曹彰的回答:“好为将。”曹操问:“为将应该怎样?”曹彰回答:“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听后大笑。曹彰须鬓皆呈黄色,曹操称他为“黄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