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清代名臣张英 除了张廷玉一个儿子,还有什么,子女吗?
子:张廷瓒,张廷玉,张廷璐,张廷王綦,张廷瑗,张廷瓘。
女:长女,次女名不详,三女张令仪。
张廷瓒,字卣臣,号随斋,是清代名臣、文学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宰相)张英的长子。康熙十七年中举人,次年(1679)考中己未科二甲二名进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二十六年典试山东。后官翰林,侍读学士。康熙御驾三征绝漠,皆扈从。不幸先于张英而卒。有《传恭堂诗集》五卷。
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张英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应乡试列副贡;五十二年再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赴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
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学政,因罢试事坐落职;旋即又重新授为国子侍讲,擢国子祭酒,迁詹事府少詹事;七年,擢江苏学政;十年,典浙江乡试;十一年,擢礼部侍郎,再督江苏学政。乾隆九年(1744),主持江西乡试,后辞职还乡,被称颂为“三朝旧臣,后进楷模”;十年,病逝桐城。一生好学,诗宗唐名家、文法宋诸子,著有《咏花轩制义》、《咏花轩诗集》传世。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
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节俭济贫
张英60岁大寿时,他的夫人计划专门雇一个戏班子唱一场”堂会“,并设宴款待那些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张英得知后,坚决不同意他劝说夫人放弃这一计划,并用这笔钱做成了100件丝绵衣裤,施舍给行走在路上的穷人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