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民歌的特点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成就了五峰民歌的独特风格,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现出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五峰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有时政歌、劳动歌、情歌、红事(婚嫁)歌、白事(丧葬)歌、历史传说歌、长篇叙事歌、生活风情歌、儿歌童谣等。他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不仅作为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怀的工具,记录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还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生活图景和壮烈的历史画卷:
有歌颂伟大的中国***产党和她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如上世纪50年代我县搜集的土地革命时流行在湘鄂西苏区的《五峰革命歌谣》(118首),不仅向人们展现出五峰人民在***产党领导下投身革命斗争的史实,还呈献出当时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后的一派观乐景象;
有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如长篇叙事的《向虚廷造反歌》,记录了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五峰、巴东等七县人民的反洋教运动,五句子山歌《孙文十二月》记录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北阀战争;
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薅草锣鼓歌》、《高山顶上一蔸茶》、《洋芋歌》、《赶仗歌》、《打猪草》、《裁缝歌》和《山中牧羊歌》等;
有反映旧时妇女悲惨遭遇的,如长篇叙事歌《苦媳妇》、《雷公报》、《吴幺姑》和《烟花女子告状》等。
有反映男女真挚爱情、追求美好生活的,在民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不学杨柳半年春》、《幺姑娘长成人》、《五夏》、《十爱》、《十想》、《六月葛藤在转青》等。
有反映民间传统与风俗的,如各种《灯调》、“红事歌”中的《陪十字姊妹歌》、《哭嫁歌》、以及各种“白事歌”等。
总之,其内容涉及山区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各种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感情愿望产生了丰富的民歌内容。而五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与生产方式,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民歌形式。
五峰民歌的体裁样式:主要有《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调》、《风俗歌》、《儿歌》、《摇儿歌》等。
山歌 常为青年男女在山谷野坡从事采摘、砍阀等个体活动时自我抒发和与对面山上的恋人交流情感时所唱。风格粗犷豪放、音调高亢激越,谓之“喊山歌”,意在让远处的人听见。其节奏自由,多颤音和滑音。以采花羽调式山歌最具特色。
田歌 是农民在水田、旱地上群体劳动时为振作精神、协调劳作而唱的歌。它是一种大型的民歌套曲。其特点是:由歌(鼓师)领唱、众合帮腔、曲曲相扣,程序严谨,从早晨下田开始,直到傍晚收工为止。流行有五峰中西部地区的“薅草锣鼓”为其代表。
小调 产生于人们日常生活与民俗活动中。是人们从事轻松活路或空闲时所唱的短歌。有的优美抒情、感染力强。有的哀怨悲切、动人心弦。其曲式结构方整,音域跨度不大,一曲多段,易唱易记,常伴以丝竹。以湾潭微调式小调最具特色。
灯调 是人们逢新春、节庆挨门逐户、划地为台,表演彩船、龙灯、载歌载舞时所唱。轻松活泼、热烈欢快,群众喜闻乐见。尤以盛行于五峰西部的“地花鼓”最具特色。
风俗歌 在此类民歌中,主要有“红事歌”、“白事歌”(人们习惯上把婚嫁和丧葬统称为“红白喜事”),《巫教神歌》、《佛教歌》、《道教歌》等,是土家族在传统民俗活动中所唱的歌。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对于了解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具有极其可贵的学术价值,所创造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和地方特色,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无疑会成为创作的源泉。
新民歌 在土地革命时期,五峰属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产生大量历史民歌,记录了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的史实,反映了广大群众对红军的拥护和爱戴。 五峰民歌曲体玲珑,有单曲体,也有联曲体。
单曲体民歌,有一句式,上下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和联八句等,大部分《山歌》、《小调》、《灯调》、《儿歌》及《摇儿歌》均属此类,其曲式结构多为一段体。
联曲体民歌就是将以上各种单曲体民歌有选择地、巧妙地联缀起来进行歌唱。《田歌》中的“薅草锣鼓”和《风俗歌》中的“打丧鼓”多属此类。在联曲体民歌中,艺术性最高者当推流行于采花乡一带的山歌一“穿号子”。它以一个七言五句的主歌段(俗称“叶子”)同另一个五言四句的衬歌段(俗称“梗子”)交替穿唱,千姿百态,十分独特。演唱形式为甲乙二人对唱(对穿)和一领众合(穿)。领者甲先以五言四句的“号子”引歌,叫做“丢梗子”,乙或众穿者按甲的“号子”之意以七言五句的主歌对唱,叫做“配叶子”。当你走进一场春雨后的茶山,微风中不时飘来阵阵山花和绿茶的清香,如能有幸听到远处传来采茶姑娘和小伙子们的穿号子,犹如天籁之音,你会以为自己进入了人间仙境。
五峰民歌调式俱全。宫、商、角、徴、羽皆有,而以徴、羽两个调式为主要,体现了古老的“徴羽乐风”。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淮南子说山训》一书中曾提到“欲学歌讴者,必先徴羽乐风”。所谓“徴羽乐风”,即以“徴”、“羽”二音为典型色彩特征的乐曲风格,它反映了五峰与周边地区“民族家庭”***有一种“血缘”关系,体现了巴楚文化的融合性。而民间所谓“隔山不同音,十唱九不同”,因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以及过去的半封闭状态,又决定了五峰民歌的“音乐方言”与其他地区的民歌,风格迥异。五峰部分民歌调式存在着“非商非羽”现象,具有调式的不确定性。总之,五峰民歌以其所具备的独特性,丰富了世界艺术的宝库。
注①: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来五峰采风的有“省歌舞剧团”张敬安,欧阳谦叔(《洪湖赤卫队》作曲),郑丹清、罗伦常、熊敏学等时人熟知的作曲家;“武汉歌舞剧院”著名舞蹈家刘凤(后任团长)及所带音乐舞蹈专家一行数人;上海、武汉等音乐学院部分师生。其中熊敏学(后任省歌剧团团长)被五峰的民歌所吸引,由县文化馆音乐干部陪同,在乡下采风一次长达三个月,还有很多人们不太熟知的专家径直下到农村。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敬业精神,直接影响了当时本县文化艺术界的同仁。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