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为什么没有出现使用铁鞭做兵器的将军呢?
《三国演义》的兵器谱里,的确找不到鞭的位置。那为什么《隋唐演义》、《水浒传》中鞭、锤等武器就多起来了呢?脑洞史话,来分三点分析。
首先,是鞭的属性决定的。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中,鞭进不了前四。 鞭分软鞭和硬鞭。软鞭很少出现在战场上, 大多是刑讯现场,由于不具备致命性,但能制造强烈的疼痛感和音响效果,软鞭成为了影视剧中反派人物居家旅行的必备神兵。(关于皮鞭的各种应用场景客官们随意联想)硬鞭属于短兵器,在正式战场上出现更少,想象一下,当你手持短鞭,面对冲锋骑兵的恐惧。
其次,是战斗属性决定的。《三国》里描写的是军阀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战斗,《水浒传》中描写的是草莽英雄的小规模搏斗。大规模的集团化作战,面对举盾推进的集团步兵,或者冲锋劈刺的骑兵,短兵器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但短兵相接的武术搏斗,鞭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最后,是战争发展决定的。
中国历朝历代,很少禁止民间使用兵器的,但绝对禁止民间打造或者私藏盔甲。
盔甲对与战斗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防护力,就是强大的战斗力,朝廷不得不防。
从三国到唐宋,铠甲的技术也逐渐进步,三国时期主要是鱼鳞恺和皮铠,防御力一般,强力的刀砍枪刺依然能致命。到了宋朝,北方的辽金蒙古,发展出了很多铠甲重骑兵,连马都武装了起来,刀枪不好使了。战斗中对能破甲的武器,或者能把敌人从马背上击落的武器就多了起来,抡大锤的,挥起鞭的,就多了起来。
鞭和锏都属于短兵器,而且是钝器,主要作用是对敌方身披的铁甲造成巨大破坏,还能砸断敌人的兵刃,威力巨大,需要使用者有着超群的膂力,又因为是短兵器,一寸短、一寸险,还必须有很强的操作技巧。所以可以知道,黄忠、文鸯和傅佥的力气都很大,属于力量和技术兼备型的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