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类型的童话形象有何审美共性和特殊性
翻开儿童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处没有动物活跃的身影。从古希腊寓言、古印度寓言,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童话),再到文人创作的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其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形象。纵观这些动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其类型上的演变线索:最早出现的是将物性与人性联系起来的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到近现代,又出现了摆脱人性的非拟人化的动物形象。这两类动物形象的出现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它们产生后又***同存在和发展于儿童文学作品之中,在儿童的阅读审美活动中各有优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的拟人化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就是把动物当作人来写,使动物具有人性。所谓“人性”,即善良、忠诚、纯洁、胆小、贪婪、凶猛、狡猾、阴险等人类所具有的品性,所谓“物性”,即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人类根据动物与人类的亲疏远近、利害关系,根据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和“性情”,十分自然地把物性与人性联系起来,就创造出了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可以分为人性与物性一致的动物形象和人性与物性不一致的动物形象。人性与物性一致的动物形象,是人类根据动物和人的利害关系,按照自己对动物的观察和喜好,把动物分为好的和坏的,凶残的和善良的,狡诈的和老实的,美丽的和丑陋的,等等,然后赋予动物与其物性相一致的性格,如把好的人性拟附于“好”的动物,把坏的人性拟附于“坏”的动物。虎、狼在过去都是猛兽,并且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常常被拟人化为凶狠、霸道的“坏”形象,而鹿、羊等被捕食的动物则被塑造为善良、被欺压的“好”形象。例如:伊索寓言《农夫和蛇》中的蛇,克雷洛夫寓言《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格林童话《小红帽》中的狼,《孩子和鳄鱼》中的鳄鱼([塞内加尔]戴奥普),等。经过长期的拟人化后,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动物形象类型,如蛇是阴险可怕的,狼是凶残贪婪的,狐狸是狡诈谄媚的,等等。虽然这种拟人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但是“坏”动物形象在读者,尤其是儿童读者的心目中会形成对某些动物的偏见。物性与人性不一致的动物形象,是指违反人们对动物的一般看法,赋予动物与其物性不一致的性格,如赋予坏动物以“好”品性,或赋予好动物以“坏”品性,塑造出机智大胆的母羊和愚蠢胆小的狮子([印度] 安纳德 《狮子和山羊》),充满爱心、真心待人的小狼(黄一辉《小儿郎,小儿狼》),帮鸟妈妈照顾鸟宝宝的大灰狼([美]戴维斯《大灰狼阿洛伊修斯与丢失的肉冻》)等形象。这些动物形象一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弱者对强者的反抗,讽刺和揭露统治者和现实中的丑恶现象,二是打破了长期以来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的好恶来看待动物的做法,把人和动物都仅仅看作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生命,宣扬人和动物是应该并且可以和谐相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