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被日军炸了吗

国民党炸黄河口的目的主要为了阻止日军继续西进和南下,为战争赢得充足的时机和准备

背景:1938年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6月6日占领河南省会开封。 6月9日,蒋中正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史称黄河花园口决堤。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造成上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因饥荒而死,造成不知情的当地民众对国民党的不满以及知情民众对国民党做法的抵触。战后蒋中正调拨了大量资金修复黄河大堤(***认为蒋此举主要在于把地处黄河下游地区的冀鲁豫解放区一分为二,并企图以此割断华北解放区与中原、华东解放区的联系,实现其对解放区各个消灭的目的。此即为被蒋介石宣称「可抵四十万大军」的黄河战略。),史称「黄河归故」,即恢复故道。参与会战的中国军队分路撤退,粉碎了日军的合围企图,至此,徐州会战结束。会战后,有一部分国军留在鲁南苏北敌后战场,后蒋中正下令组建苏鲁战区,以东北军于学忠为战区司令。这部分国军坚持到1943年,被日伪军压迫,与***军队摩擦也告失利,被迫退出鲁南苏北。华北日军除以主力进攻山东津浦线方向外,还以一部向河北平汉线追击,宋哲元率部节节抵抗,最后退至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

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参战日军达30多万人,国民政府军达110万人,战争中日本损失8万人,因病减员8万人,由此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中国军队大部脱离战场,安全撤退,一部留在大别山区敌后坚持游击,主要是桂系军队。武汉会战中,国民政府军最大的胜利是兵团司令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日军第106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阵亡4000人。 10月21日,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占领广州,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部退至粤北地区。 10月25日,湖北重镇武汉三镇相继陷落。中国国民政府的作战中心迁往重庆继续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