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的电影艺术术语

大致可分为五类:文代、武代、广代、裸代、手代。

1.文体(文Xi体双)

主要工作是拍摄大牌明星“不露脸”的戏码。因为大牌明星的时间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考虑到拍摄成本,我们通常只拍明星的“出场”镜头,其余的尽量让body double来做。比如影片中有张学友洗脸的镜头,或刘德华晨跑的远景镜头,或(正面)与对话时张的“后脑勺”,一般都是体重拍。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加快拍摄速度。因此,文薇的薪酬普遍低于文薇。

2.武体(武术身双)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主要工作是代替演员拍摄打斗、飞车等高难度动作场面,大多是有武功的或者特技演员。比如,AngelaBaby在电影《太极1》中不是动作演员,但剧中有大量打斗场面,需要武术替身演员来完成。另一个例子是已故台湾省艺术家柯受良,他是圈内知名的特技演员。由于风险大,技术要求高,报酬一般较高。

3.灯光替代(照明体加倍)

主要工作是代替演员的位置,以便灯光工程师调整灯光。在一些拍摄场景中,灯光工程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哪怕是灯光角度的一点偏差,都会造成天壤之别。但是,灯光的调节是一项非常费时的工作。总不能让大牌明星站在那里半天给你调灯光吧?这时候就要“顶替”演员的位置,协助灯光工程师调整灯光,调整好后让主要演员开拍。

4.裸替(裸身替身)

主要针对女演员,顾名思义,当一个体面的女演员不想被拍照暴露身体时,她会找一个替身演员来代替她。比如章子怡在《夜宴》里的“裸替”是全裸的,但她演完的戏是张不想拍的裸戏。

5.手替换(手体加倍)

主要是针对特殊的手部动作,多是演员写软笔书法时的特写手部动作,或者是适当的演员无法完成的其他技巧性较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