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穆然
雨夜里的玫瑰悄然而逝,遗下昨夜的芬芳。她,穆然,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眼前浮现这样的画面:漫山遍野一朵朵绽放的鲜花,冰凉的石碑。送别穆然的人群中,有她的父母,有她的师长,有她的同学,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没有人说话,只有穆然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回响……
这是电影《少女穆然》结束时的画面。这部电影使我感触良多。影片记述了一个真实人物——16岁的北京姑娘张穆然短暂、坎坷而又富有意义的一生,表现了她面对困难、挫折乃至疾病、死亡所具有的勇气和乐观主义精神。故事从1991年讲起:8岁的小穆然随下乡插队的父亲回到北京,可她的小学和中学生活不很顺利:说话有外地口音被同学讥笑,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有些事情受到同学、老师误解,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差,母亲因不是北京知青一直未调回来……这些都在穆然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前得以化解。然而,穆然在15岁时患了癌症,但她微笑着面对疾病和死亡,向世人奉献了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影片中故事情节生动感人,镜头语言丰富精当,思想内涵积极深刻。
我忽而又忆起穆然弥留之际那张苍白的微笑的面孔。我记起了她与父亲的击掌为盟;我记起了她对好友的抚慰;我记起了她抱病写下的《闯关》;我记起了她的笑,她的泪,她的勇敢。她走了,但她把她的欢乐和勇气留给了身边的人,所有爱她的人。我想,这就是她所能做的事。
我不知道穆然是否对死亡存有恐惧,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心理。我曾因老年人对于死的淡定百思不得其解,看了电影却豁然开朗:因为,他们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事。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平平凡凡地过了一辈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但到了年老的时候,他们将不再遗憾,因为他们的人生不再空白。他们一辈子都在做的事,就是他们能做的事。
穆然还是一个心中充满着爱的人。幼小的她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热爱之情,她说她自己就想做一只可以自由飞翔的小鸟。而她最喜欢的也是那只从出生就开始寻找荆棘树,找到后就把身体扎进最深的刺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最动听的歌声的荆棘鸟。她向往着自己能成为像荆棘鸟一样的一只勇敢倔强的小鸟,用美丽的歌喉,用血的躯体,去演绎出最动听的生命乐章!
因为心里有爱,所以她爱生活,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因为心里有爱,所以她能坦然地面对生命中袭来的风雨;因为心里有爱,所以她才能迎接死神的挑战,好好地生活,因为心里有爱,所以穆然的生命才是绚丽的。虽然穆然17岁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她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动力。面对癌症从容不迫的微笑,使许多人感动不已,也赞叹不已。
一个人心里应当有爱。因为爱是她内心燃烧的火焰,是照耀她生命白昼与黑夜的太阳,也是她走在人生路上最坚定,最恒久的力量。
穆然的生命像一朵花,正是因为有了爱,所以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灿烂的。人的一生中应该充满爱,只有这样,才不会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只有这样,才会从爱的涵义里享受光荣和骄傲,享受风和日丽,享受美好与诗意。
人生是一首诗,有人写了满满一页,也有人只留下短短的几行。但我相信,无论人生短暂与否,我们总要活好属于自己的日子。我们要去面对生命的美丽与哀愁;我们要为自己点一盏心灯;我们要尽己所能地去使别人得到,而非失去。
雨夜里的玫瑰悄然而逝,遗下昨夜的芬芳,挥之不去。一个年轻的生命,用离去启示我们关于生命的真谛……
我是实验6年级六(2)班的魏博 抄完了找我哦 (我郸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