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坐牢
孙宏斌坐牢原因
1988年,孙宏斌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就进入联想,凭着热情与蛮劲,孙宏斌确实干得不赖,这使他赢得了联想一把手柳传志的信任。多年以后柳传志在谈及孙宏斌的功绩时说:“从1989年10月份起,企业部建立了13个独资分公司,营业额据报达到了2400万。在解决干部的配备问题上,他们有创新思想,敢于进有能力的人,这对于我们有震动,有思想突破。”
工作业绩也使孙宏斌的职位和权力迅速飚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从普通员工变成了主任经理,1990年他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主管范围包括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
而那段时间正是联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把手柳传志在香港筹备香港联想。孙宏斌凭借自己的业绩和柳传志对他的信任,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权威,联想的老人们都逐渐被他压下,联想分公司基本都开始听他的指示了。
孙宏斌之下的联想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外地分公司,人由孙宏斌选取,财务不受集团控制,还有人说希望孙宏斌带领分公司“独立”出去。更不可思议的是孙宏斌居然办了一份《联想企业报》,而且在这份报纸的头版突出企业部的纲领:“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
更要命的是在这个纲领下面还有企业部经理拥有“分公司经理任命权”等等。很显然,孙宏斌搞的一套正在走向一把手柳传志的另一个方面。有人甚至说:“孙宏斌努力想形成企业体外的循环,不在监控之下进行他们的运作,已经有财务失控的问题。他们说这种运作的成果还是会归到企业旗下,但是在我们是不允许的。至于是不是真的像他们所说会归到企业,这不好讲,因为他们成立了一个集体(坏的词就叫‘帮'),外地分公司的人都由他来选拔由他来负责,这种做法很危险。”
孙宏斌手下的人都很年轻,铁板一块,非常抱团儿,按照柳传志的定性,孙宏斌已经有搞“帮会”的嫌疑。
不仅如此,在一把手已经觉察到二把手孙宏斌不寻常的举动的同时,孙宏斌的手下们甚至多次放言要将公司的款卷走。
动作太快,急于求成的二把手一般都难以处理好组织内部的关系。孙宏斌也一样。所以尽管从本质上说柳传志是一个爱才之人,并且孙宏斌的才华更是被他所看重,但是联想元老们“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失控!”的告急信还是让柳传志震惊。
回到北京,柳传志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发现上孙宏斌确实有问题。但是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二把手,柳传志很有自己的一套。如果我们愿意猜测,柳传志的这一套或许来自于作为曾经的二把手的自己在和曾经的联想一把手倪光南的斗争经验的总结。
柳传志对孙宏斌首先来了个缓兵之计,希望他能改。
1990年,西山宾馆召开了一次联想高层会议。柳传志给予了孙宏斌很高的评价。他说孙宏斌是那种稀缺的“能审时度势,能一眼看到底”的人才。不过会议最终是在严肃的气氛中结束的,因为柳传志后来特别提到了孙宏斌在管理中的“帮会”问题。
不久,柳传志又召集了孙宏斌直接领导的团队的人开会,再次批评“帮会”问题。不过这次孙宏斌没有被通知参加。意外的事情是,有孙宏斌的下属在会上公开顶撞了柳传志:“柳总,我们不是‘帮会',我们是现代化管理。”
这个结局是会议戛然而止,不欢而散。
柳传志要孙宏斌在这几个“青瓜蛋子”和他之间作出选择。“当时年轻,太浮躁,一心想当‘元帅'”的孙宏斌说:“我要‘青瓜蛋子'。”
许多年以后孙宏斌有些后悔:“我要是稍微妥协一下,就没这事了。柳总可能也没这事了。”
柳传志还给了孙宏斌一次机会。那是孙宏斌的手下在北大芍园餐厅情绪激动地再次发出“卷款逃走”之类的话之后。柳传志找孙宏斌最后谈了一次:“我们都是能力强的人,我领导不了你。咱们好合好散,联想的分公司你随便挑一个,你自己去干。”但孙宏斌拒绝了:“不必了柳总,我才26岁,我可以从头再干。”这可能更大程度地刺痛了柳传志。
第二天一早,柳传志在亲自主持企业发展部的会议上,宣布自己暂时担任企业发展部的经理,孙宏斌另作安排。从这一天开始,孙宏斌失去自由。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刑事拘留。10天后,被正式逮捕,案由是挪用公款。两年后,1992年8月22日,法院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孙宏斌有期徒刑5年(1994年初,孙宏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1年零2个月)。“收到判决书我也不认为自己有罪。”孙宏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