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教会了你什么?
认真看过几篇高分影评,与其说是脸都不要的洗地,不如说是假装站在客观的立场呵护着自己的脸。这些人的论调基本可以概括为,现实就是如此,我们都是被现实逼的。快拉倒吧,刚享受完生活的强奸就往对方身上推个干净,这种做法太婊子了。我这费半天劲告诉你,这样生活就等于被生活强奸,你那边嘴上很拒绝身体很诚实,一边爽一边帮生活说话,爽完了把责任都推给生活,自己一点儿问题没有。生活没有逼任何人,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在于你自己。这种人从来不会想,其实就是你愚蠢的虚荣心在作怪。按照这个逻辑,当官的贪污受贿,制造业制假售假,搞餐饮的昧良心赚黑心钱,连开个出租都敢跳表多收钱,谁都只是想多挣些钱,大家一切向钱看,还不都是被生活逼的,还不都是被房价逼的,还不都是被物价逼的。对,都是社会的责任,你们都是好人。然后你们在这儿大谈教育,怎样呢,让下一代继续成为你们这种人,然后天朝就能一百年一万年的繁荣昌盛下去。
我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教会孩子自信、礼貌、尊重、自由、民主、诚信,如果希望他变得优秀,就加一些坚强、专注、宽容、正义好了。我的儿子现在一岁多,假如将来他全部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我就觉得我的教育算是成功的,我不觉得他会成为一个多么差的人。至于他每个月挣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找什么样的媳妇,甚至我孙子是哪国人,随他,这些并不是我的教育考虑的范畴。不唯金钱和成功论,生活中可以收获很多其他,他自然会成为一种人,自然不会成为另一种人。我也不觉得孩子拥有这种达观的认知后会混的多么差。相反,我特想问一句,那些打五星的在评论里大谈特谈教育、成功学、正能量的,你们这么懂育儿,这么有办法,这么唯金钱论、唯成功论、唯正能量,谈起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头头是道,怎么从小楞没给自己培养起优秀的基因,怎么楞没把自己教育成马云王健林呢,恐怕还没我一个不思进取的闲散人员挣的钱多吧。
教育这件事,我始终觉得根本就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方法。说白了,其实最终也是看运气拼人品的。你永远不可能预知未来自己孩子身上会发生哪些人生故事,就像我们小时候也总是逆反父母独断的安排一样,有些人最终实现了成功的人生,有些人没有,回过头来去寻找人生道路上失败的原因,痛定思痛的给下一代出谋划策,要知道漫漫历史长河中,千代万代的人类也正是这样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但是多数人的成功不仅需要先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摸索与开拓。说所有成功人士的养成都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这是含蓄和自谦的说法。
你觉得你爹是农民工或者你爹是李嘉诚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选择教育方式如同看所谓鸡汤成功学的书一样,假设,某个成功的方法是绝对能成立的,所有人都选择这种方法,就一定能学会么。假设,所有人都选择某种成功的方法,假设,一定能学会,最终的结果就不会出现优良中差么。就说教育孩子,再牛逼的老师再牛逼的学校再牛逼的学习方法,一个班级几十个人,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并列第一名啊!总有人取得第一,也总有人要垫底,唯成功论可能会令考最后一名的孩子丧失对人生的信心,但实际上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家长心里也明白,我猜他们心里想的肯定是,谁爱考最后谁去考,总之我的孩子不能是最后。这是对自己多么自信又多么自卑的表现。自信的是,凭什么你的孩子就不能最后了,凭什么别人的孩子就得比你孩子差,你特么算老几。自卑的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到找工作到结婚生子,都不能承受一丁点儿的不如人,整天因为屁大点儿的事儿或者压根不算事儿的事儿弄的焦头烂额愁眉苦脸神经过敏,还不如别活了呢。找不到个车位就天崩地裂了,孩子没上最好的学校就人生黯淡了,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也不怕猝死。
有些人说了,追求优秀难道有错么。
我的回答是,没有,一点都没错。现在的问题变成,不追求优秀就成了有错,仿佛必须要进取就成了正能量,法律规定了所有人必须要进取,不思进取就犯法了,就得拉出去枪毙。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人走极端。因为大家用的都是同样的方法和技巧,花同样多的时间,还是竞争不过人家,怎么办,我不胜利我就没脸了,我不胜利我就对不起父母了,我不胜利我就不配活着了。只能走极端了,找工作可以托人送个礼啊,上医院可以给大夫塞个红包啊,到银行办理业务可以投个诉插个队啊。这样社会就都美好了都和谐了是吗。难道这么长的剧一个好榜样都没有吗?对,一个都没有。这就是国产剧的特色。就这样的世界观输出都敢没脸没皮的动辄拍三四五六七八十集。
比如网上报道城管小贩打架,先是不分青红皂白骂城管暴力执法,接着剧情反转,骂小贩违法经营在先,然后被人肉说小贩家里困难生活所迫,又纷纷点赞点蜡捐款献爱心,没多久又爆出善款被私自挪用不知去向,矛头又一股脑转向有关部门。
比如报道医患矛盾,先是痛批医务工作者没有职业道德,接着又爆出家属聚众闹事,故意敲诈勒索医院,回头一调查,家庭确实有困难没有按时缴费,继而又开始社会大讨论不缴费医院就不给治病是不是缺乏人文情怀,然后反对派站出来说都这样医院怎么挣钱,不挣钱都喝西北风医生护士都下岗谁特么给人看病,接着评论里就会出现各种害人害己的长寿秘方各种假冒伪劣来路不明的老年保健品。
没有一个好东西。
我不赞同佟大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不赞同赵薇的教育方法,既然所有角色的教育方法都不值得赞同,那么追剧的意义何在呢。有人会说我太较真,明明是纯粹看了放松的剧。我想,真要是看了放松,不会选择这种反映现实的题材,真要是看了放松,去看综艺节目岂不是更好的选择。
说回教育孩子,我不希望他狗屁不通啥也不会,也不希望他牺牲童年成为装腔作势的小大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尽量避免不自觉地把孩子作为给自己争脸面赢虚荣的工具。和媳妇讨论孩子将来选择幼儿园甚至小学的时候,我就想问,只要有不用给老师送礼老师也能无差别对待的就可以,我也不希望老师对我的孩子特殊照顾,只要别灌输什么误入歧途的奇葩人生观就好。考试成绩,你觉得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就好,不必强求,真的要用牺牲自己的健康,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去换一个第一名我觉得也大可不必,谁没上过学啊,第一名第二名最后找工作也不定谁挣的多啊,挣的多也不定谁快乐啊,快乐也不定能找到媳妇啊,找到媳妇也不定能不能生出孩子啊,生出孩子也不定是不是自己的啊。假设真的什么都给你得到第一,长大以后你一句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同样可以毁掉父母的一番苦心。所以做父母的又何必找不自在呢。
可能光讲道理不能显得生动,我简单举个例子来说说这种教育带来的效果,绝对亲身经历,绝对不添油加醋,看官随便感受下。
几年前我还坚持每天坐公交车上班的某天早晨七点左右,正值上班上学的高峰期。公交车上坐着不少小学生和学生家长。情愿或者被迫,所有学生都拿着本书看。一个二三年级模样的女生在大声背单词,不时被旁边的妈妈把正确的读音纠正成错误的。坐在她前排的家长听了一会回过头来对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大谈教育经验,不时显摆坐在旁边苦读故事的自己儿子的优秀成绩。女生的妈妈不甘示弱,要求闺女现场背一段英文课文,女生一开始是拒绝的,却也越来越顺利的背下了整篇,起了兴致干脆站到座位上,宛如歌星开演唱会似的前后示意,谢谢叔叔阿姨谢谢爷爷奶奶那叫一个有礼貌,前后座几个爷爷奶奶辈儿的根本不知道背的啥,却交口称赞这位家长的教育了不起,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众人一齐鼓掌,司机也跟着叫好,车厢内其乐融融。我只是一言不发的目睹了这奇葩却又日常的一幕。
没人教会她公***场合大声喧哗不合适。没人告诉她座位是公***物品踩在上面会影响别人使用。没人告诉她开车时站立在座位上的危险性。似乎这些都不重要。这样被教育长大,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会成为一个成绩出众的人,会成为一个积极表现的人,会成为一个融入社会的人。
我们总说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孩子也好,大人也好,随地大小便的,旅行不文明的,办事情找借口乱插队的,太多了,总说要改变,总说要惩罚,难不成要一代一代罚下去,没人觉得根源出在教育上么。我们在教会孩子各种技能和各种知识之前,能不能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的幸福承担一点教会他们公德和提升素质的责任呢。
父母尚且如此,拍手叫好的群众尚且如此,你就能看出我们的教育多么成功,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多么有希望。
或许看起来不合时宜的只有我这类人而已。
我相信有很多人看到这些会像我朋友一样对我嗤之以鼻,现在社会就这样,你不这样不行。对啊,这个我知道,我也有孩子,我最终也会选择一种教育方式来对待他,但是,回到一开始所说的,我们看电视剧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不就是为了要减少和避免这种社会问题么,怎么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呢。
假如有一天,假如到了我儿子该上学的时候,我变得和剧中的父母一样人云亦云随大流,一样逼着孩子去学习去考试去排名,我要记得自己曾经拿得起放得下过,也许到了那时,我只能告诉儿子,权当人生是一场大型电子游戏吧,我们就为了去争一个排名来人间走一遭。起码我知道,无论失败与伟大,都是孩子自己的,跟父母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