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的生存思维

当下,我们的时间被各种事务切成碎片,我们的注意力不断被外界打断,我们的生活存在太多的诱因和干扰。碎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碎片化源于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和我们注意力的瞬时切换。没有强大的定力和自主的意识很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在碎片化的世界,反而更突出整合的优势,强调协作的价值,彰显专注的宝贵。 与其在碎片中茫然无措、随波逐流,不如尽快用碎片整合的思维构建自己的生存必杀技。

碎片整合思维主要有三个方面:

简言之,就是先建立框架体系,对体系各个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完善、细化和丰富。

一项复杂庞大的工作往往意味着长时间的投入和持续不断的付出,不可能短时间、一口气完成。这就需要按照化整为零的思维,先制定核心规划——完成总体框架,然后再按照细化分解工作步骤,在零碎化的时间逐一完成各部分。

比如要写一篇新产品的营销计划书:

首先应集中时间搭建营销计划的总框架,包括项目概要、市场分析、SWOT分析、营销战略、4P营销策略、财务收支分析、执行控制措施等结构体系。然后再根据日常灵活的时间安排,分阶段根据框架体系,逐一去深挖市场特征、需求、趋势,分析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确定市场定位,制定具体营销计划。

同样,学习一门复杂而有价值的知识,知识本身往往具有严格的推理过程和思考逻辑,蕴含丰富的背景常识和跨学科延伸。如果仅靠看微信公众号、博客、网文等东拼西凑的知识,是难以真正掌握知识体系的,也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要想真正学懂学透,首先需要搭建起对这门知识综合体系的认知,建立宏观框架。再根据知识的难点和疑问,将宏观体系分解成一个个细化的问题,列成问题清单,边思考边提高边应用,化整为零地实施逐个问题的单点突破,不断加深理解和领悟。

做学霸、成精英不仅需要聪慧的头脑,更应是化整为零的高手,善于构建结构体系,再逐步推演、分析、研究、深入,进而强化基本思维模型,走上制霸道路。

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培养一种良好习惯,用零碎时间的持续投入,不断接近并实现目标。

采铜在《精进》一书中讲道“保持一项爱好,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可能会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他也提倡可以多做那些哪怕价值低但具有长半衰期的事情,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也会彰显价值。

投资领域的复利模型也充分体现了零存整取的思维。起初不显眼的举动,产生了不显眼的效果,经过不断复利积累,最终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我们自身的成长也是如此。当下斜杠青年很流行,很多人在专业领域之外开辟第二战场。专业工作本身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必须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斜杠能力的提升只能通过工作之外的碎片化时间投入来实现。

比如,你树立了三年成为一个知识管理IP的目标,除了正常每天8小时工作之外,你就需要利用其它零碎时间加强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学习。

可以早起1小时进行广泛阅读,上下班路上参加知识管理训练营,午饭期间刻意多与知识管理做得好的同事交流,傍晚锻炼时听音频了解个人品牌塑造方法,晚饭后进行社群运营。通过这些每天持续不断地投入,根本不需要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你就可能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同样,零存整取的思维可以应用在健身、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关键是培养良好习惯,坚持不懈地去执行。

就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和精力,不贪多求全,不急于求成,做到平均用力,珍视每一次前进的收获,从小处庆祝进步,取得在重要领域的每个微小而平实的成就。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质变也是量变长期积累的结果。

比如,你想成为自媒体者,想得到良好的平台和传播。大概只有两个渠道:一是傍大款,找平台、搭高手、混脸熟;二是潜下心,专注内容,持续进步,做爆款。

无疑,做爆款是艰难的,因为你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发布出去没有多少人阅读和转发。但因为你的专注和努力,持续不断地发出声音,终于有一天一篇文章蹿红,开始有人关注你,欣赏你不断高质量的输出,随着粉丝的不断累积和传播,从而你也开始成了一个知名IP。

这条路是这个时代很多自媒体人小胜致远的缩影。这也告诉我们,在碎片时代,我们好高骛远、华而不实往往不切实际,而小步前进,坚持不懈,实现最低可行性进步,用零碎的进步和积累创下一个又一个胜利,才能取得重大突破。

化整为零、零存整取、小胜致远,这是碎片化时代基本的生存逻辑。

以后,在人潮涌动的地铁里、排队等待的车站旁、匆匆行进的人流里、长途旅行的路上,你会看到他们戴着耳机、手拿书本、敲击键盘、笔下生花、记录灵感…….

这是碎片时代特有的时间管理践行者,挖掘碎片时间,完成细小任务,勾勒宏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