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墓为什么一千多年无人盗掘?

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水淹七军,擒于禁诛庞德,威震华夏。但后因孙权偷袭荆州,导致腹背受敌,不得不败走麦城。

十二月,当关羽突围至当阳临沮时,因误中吴将马忠的埋伏而被擒拿,最终和长子关平一起在当阳临沮被斩杀。

关羽被杀后,孙权为将刘备的仇恨转移给曹操,便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则为关羽打造檀香木的身躯,并追封关羽为荆王,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即现在洛阳的关林。

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即现在的当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 当关羽被害的消息传到成都时,刘备痛苦万分,当即在成都以为关羽建造了一座衣冠冢,以作纪念。

又因关羽祖籍山西,山西人们为纪念关羽,又特意在山西解州为关羽建造了一座招魂祭祀的魂冢,即关帝庙,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从这层意义上说,关羽的陵墓一***有四处:一个是埋葬着关羽头颅的洛阳关林;一个是埋葬着关羽身体的当阳关陵;一个是埋葬着关羽衣服的成都衣冠冢;一个是用于给关羽招魂的山西关帝庙。

首先,位于山西的关帝庙只是用来给关羽招魂祭祀的,它就是一座祭祀用的寺庙,并没有坟墓,更谈不上什么陪葬品,都是地上建筑,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盗墓这一说,自然千年来也就没有人前去盗墓。

其次是位于成都的衣冠冢,其实和山西的关帝庙类似,它也是一座祭祀用的庙宇,虽然它有坟墓,但里面都是关羽生平所穿的衣服,并没有什么特别值钱的陪葬品。

再加上后来蜀汉灭亡时,庞德之子趁机屠灭关羽的家族,还把关羽的这座衣冠冢也给毁掉,导致这座衣冠冢的具体位置也不为人所知,自然也就没人再惦记。

至于位于当阳的关陵,虽然现在看起来非常豪华壮观,尤其是它既然能够被称之为陵(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称?陵?),可见其金银财宝必然不少。但问题是,当时孙权安葬关羽时,只是按照诸侯的礼节来安葬,至于其墓,其实非常普通,只是由土垒起来的而已。

再加上当时孙权正忙着和刘备打仗,前线军费紧张,从情理上来说,他也不可能给关羽太多值钱的陪葬品。所以当时关羽的这个墓中,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陪葬品,只是有一副好棺材而已,因此也没有人前去盗墓。

后来,等到隋唐时期,关羽逐渐被神话,受到后世帝王们的推崇,比如唐高宗就曾下令佛寺以?伽蓝神?供奉关羽,北宋徽宗皇帝两次追封关羽为王,明神宗时期关羽被封为?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等,清朝皇帝更是赐奉关羽为?武圣人?。

随着关羽的地位不断提高,关羽的墓地自然也不断扩建和翻修,等到公元1536年,已经是规模宏大,陵园成群,其装饰可谓是金碧辉煌,极尽奢华,殿内有祭祀关羽的各种巨形铜人像,完全达到了皇帝陵墓的标准,因此才被人称之为?关陵?。

一方面,因为关陵最初的墓地并没有什么特别值钱的陪葬品,后来虽然不断扩建和翻修,但都是修建的地上面的建筑,并没有把关羽的尸体挖出来重新安葬,相应的其地下面的东西,也就还是孙权安葬的那些,自然就勾不起盗墓贼们的兴趣。

另一方面,因为历代皇帝对关羽的推崇,他的陵墓自然会得到非常好的保护,一般的盗墓贼哪里敢打他的主意呢?再加上后来关羽成为是忠义和求财的化身,正所谓盗亦也有道,盗墓贼自然也就懒得去打扰这座并没有太多陪葬品的陵墓。

最后,就是位于洛阳的关林,这是曹操埋葬关羽头颅的地方。

因为当时曹操自诩为正统,而关羽又是大汉皇帝亲封的汉寿亭侯,再加上曹操对关羽又非常欣赏,所以这里的陵墓,那是真正按照王侯的标准,里面的陪葬品,自然是非常之多。

也正因为此,这座墓后来就被盗墓贼们给盗了。这是在1979年,关林出现部分塌陷,洛阳本地的考古人员前来考察,从里面找出了一个人头骨和一些殉葬物品。

令人惊奇的是,墓中的入口处竟然有一具人骨架,后来经过考古队员的认定,这具骨架属于后世的盗墓者。同时,他们在进入坟墓中后,发现里面的大部分殉葬物品都已不知所踪,很显然它们应该就是被盗墓贼们给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