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珠穆朗玛峰登山者从先锋攀登到商业攀登
谁也没想到,2008年珠穆朗玛峰跃上新闻版面的原因,会是一张珠穆朗玛峰顶堵车的照片。截至5月26日,珠穆朗玛峰上已有至少10人丧生,创2012年以来新高。
接下来,我们将从攀登珠峰的简史和传奇登山家的观点来讨论攀登精神。
登山运动员体现的开拓精神
自从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于1921年、1922年和1924年三次尝试登顶珠峰,以及他的搭档安德鲁欧文消失在雪中之后,珠穆朗玛峰就牢牢地抓住了全世界的想象力。直到29年后的1953年,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向导丹增诺盖在供氧设备的帮助下首次成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
但与第一位登山者埃德蒙爵士相比,甚至但在他征服之前,他就已经死了,马洛里在登山史上的地位绝对不亚于前者。有句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有成功的8000米首次着陆几乎都是建立在多次长时间的探索和悲惨的失败经历之上的。
没有先驱登山家带回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后来者如何集中精力走一条看似最有可能登顶的路线?
他们所代表的,可以从现代最伟大的登山家之一沃尔特博纳蒂的言论中看出:做一个登山家的本质在于挑战不可能和未知。第一次爬山或岩壁,最大的障碍不仅仅是地形、天气、海拔的物理难度,还有从未有人成功过的心理障碍。除此之外,他甚至直言,任何传统的极限攀岩,只要缺少了这两个要素,都只是运动和健身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登山者和登山家的界限在于勇敢面对未知和不可能的开拓精神。
珠穆朗玛峰的过去和现在:从先锋探险到商业登山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拥堵,这是高度商业化和攀登窗口*太短的结果。有国外导游认为原因是路线上身体条件不足的登山者太多。在一些顶尖登山家看来,比如意大利人reinhold messner,那些靠商业模式登顶的人根本不配成为登山家。
(*补充一下,2008年有一个11天的攀登窗口,可以让每个团队制定出登顶的顺序,以免大家卡在最后一个山脊。)
的确,经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珠穆朗玛峰探险、50年代的首次攀登、60年代的新路线尝试、80年代的新路线攀登和厌氧登顶,90年代以来再无开拓空间。剩下的成绩大概就是夫妻第一爬,全国第一爬,全国第一女爬,双板速降,最快爬等等,然后一个盲人在2001年成功登顶。
所以让我们抬起下巴,重新审视珠穆朗玛峰的现状!
去年,800人登上了世界最高峰梦想之山。说到底,它的未知感只是主观经验,而非客观创举。就拿当地来说吧,虽然去过中部尖山的登山者不计其数,但对于没去过的人来说,它还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其他8000米的山峰呢?
什么是登山运动员?
所以如果你问我,在北疆旅游,攀登珠穆朗玛峰或者其他8000米以上山峰的人能被称为登山运动员吗?
按照国际登山文化的传统定义,也不尽然,因为缺乏客观的、开拓性的行动。
如果从一个极端点来看珠峰的商业攀登,登顶和客户之间的障碍是体能、金钱和时间;这样,我们不禁看到的是他们非凡的体力/体格(氧气瓶可以弥补这种在高海拔的不足)、动辄三万多美元的价格(但大多数客户会出四五千美元,最豪华的套装甚至可以达到十三万美元)、长达两个月的攀爬周期。
这样会不会造成即使体能没到顶也能挑战8848米的错觉?绝对的,一些准备不充分的登山者在攀登或下降的过程中失去了行动能力,都要依靠夏尔巴人配合和拖拽,危及了帮助者的生命。这几年这种商业登山的争论可以说是盘旋在各大山峰之上。
如果要遵守老派登山的公平游戏原则,那么我们期望登山者只会购买最便宜的大本营套餐服务,或者尝试在没有外界支持的情况下,以阿尔卑斯的方式登顶,这才更符合传统对登山运动员的定义。
毕竟只要能登顶,能活着回来,似乎唯一重要的就是登顶,对吧?就登山运动员精英圈而言,登顶8000米已经不是什么创举,而是取决于过程路线、季节、模式、耗时、无氧等等。
我无意评论这群挑战自我的强者。只是希望大家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高海拔登山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登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