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款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款什么意思

◎ 诚恳:~留。~曲(qū)(殷勤的心意)。~待。~洽(亲切融洽)。~诚。~语(恳切谈话)。

◎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落~(题写名字)。题~。

◎ 式样:~式。

◎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条~。第三条第一~。

◎ 经费,钱财:~项。~额。公~。存~。汇~。

◎ 敲打,叩:~门。~打。~塞。~关而入。

◎ 至:“绕黄山而~牛首”。

◎ 留,招待:~客。

◎ 空:“~言不听,奸乃不生”。

◎ 缓慢:~步。~~。

嗯,我觉得你还是去书店买本古汉语词典的好,汗..我的词典在学校没拿在身边额,只能在网上查来给你

文言文中的相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相”的意思:

1、相xiàng

①<动>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相马。”

②<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③<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④<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

⑤<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又<名使动>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相田文。”

⑥<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相xiāng

①<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③<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相与⒈一起;***同。⒉交往;结交。

相得关系融洽。

文言文中的绝什么意思

1.断绝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 极 “佛印绝类弥勒”

3 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消失 “群响毕绝”

5 绝妙 拍案叫绝

6 与世隔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文言文中的则什么意思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文言文中的奕字什么意思?

就是其”棋”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拓昰什么意思

拓tà

动词义:

1、拓印。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蒙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涂上墨,显出文字图像来。《隋书·经籍志》:“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

又如:拓工(拓印的工艺);拓手(摹印石碑上文字、图画的技艺);拓本(拓片装订成的本子);拓印(摹印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图画);拓墨(拓取用的墨)等。

2、贴。

清·张南庄《何典》:“就是前日被瘟官打的棒疮,在暗地狱里讨个烂膏药拓了。”

3、涂抹。

清·张南庄《何典》:“极鬼便纠合几个同道中,来到村里,拣个僻静所在,拓花了面孔,扎扮停当……打进门去。”

另 tuò

形容词义:

1、开阔的;宽广的。如:拓大(庞大)。

2、落拓(luòtuò)。亦作“落托”。也说“拓落”。

(1)豪放;不受拘束;放浪不羁。晋·葛洪《抱朴子·疾谬》:“然落拓之子,无骨骾而好随俗者,以通此者为亲密,距此者为不泰。”唐·吕岩《七言》诗之四二:“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明·徐复祚《投梭记·赴宴》:“况从来落拓脱形骸,酸秀才,又何必边幅好丰裁。”《北史·杨素传》:“素小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

(2)贫困失意;蹭蹬潦倒;景况凄凉。汉·扬雄《解嘲》:“何为官之拓落也!”唐·李郢《即目》诗:“落拓无生计,伶俜恋酒乡。”宋·陆游《醉道士》诗:“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魏金枝《奶奶》:“后来竟将长衫之类不常应用的东西,叫茶房送到当铺里去,成为不得不然的落拓了。”

(3)冷落;寂寞。《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之十》:“揽裳未结带,落托行人断。”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淡饭粗衣,山中活计。落托清闲,倒大幽微。”

动词义:

1、扩大;开拓;开辟;扩展。《后汉书·窦宪传》:“恢拓境宇。”

2、以手推物;把东西推开。《列子·说符篇》:“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水浒全传》第21回:“婆惜把手拓开。”

3、展开;张开。

4、承托;举。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

5、通“柝”。开拓。《淮南子·原道》:“廓四方,柝八极。”

6、见“拓跋”。北魏皇族的姓。后改姓元。《金史·元德明传》:“元德明系出拓跋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臣祖宗本后魏,帝赫连之旧国,拓拔之遗业也。”

另zhí

1、同“摭”。拾取;折取。汉·张衡《思玄赋》(据《后汉书》):“拓(《文选》作“摭”)若华而踌躇。”

2、犹“这”。

文言文中的莫什么意思

莫 mò

副词义:

1、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莫相知。——唐·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2、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之议。——《资治通鉴》

代词义:

1、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莫能守。——《墨子·公输》

莫之许。——《三国志·诸葛亮传》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莫不然。——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名词义:

1、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搦脑髓,爪荒莫。——《韩诗外传·卷十》

2、通“漠”。沙漠。

狄之广莫,于晋为都。——《国语·晋语》

3、通“幕”。幕府。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4、通“瘼”。疾苦;病。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诗·大雅·板》

动词义:

1、通“谟”。谟划。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通“劘”。削。

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间也。——《管子·制分》

3、通“慕”。思慕;向往。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形容词义:

1、通“漠”。广漠。

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通“漠”。寂静。

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莫 mù

名词义:

1、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莫,日且冥也。——《说文》

莫,夜也。——《广雅》

不夙则莫。——《诗·齐风·东方未明》

谁夙知而莫成?——《诗·大雅·抑》

维莫之春。——《诗·周颂·臣工》

及莫又圣。——《礼记·文王世子》

旦莫日进食。——《战国策·齐策》

星辰莫同。——《书·洪范》

莫夜月明。——宋·苏轼《石钟山记》

莫春者。——《论语·先进》

2、通“幕”。如莫府:即幕府。

3、姓

,“莫”兼有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一、“莫”作代词

“莫”字本来就是一个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单独充当主语,有 指代人和事物的作用,表示“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 事”等等。例:

(1)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

(3)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

(6)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庄子?天地》)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关于例(5)(6)的“莫”字前的先行词,朱振家先生认为: “‘莫’字与其先行词***同作主语, ‘莫’字指代其中的一部分。”我们 不赞同这一观点。杨树达先生指出“莫”的先行词是“省去介字之状字用 名词”,因为“莫”的先行词并不作主语,而是作限定“莫”字所否定和 指代的范围的状语,为确解。贾延利(1997年)以“群臣莫对”(《战国 策?楚策》)为证反对“莫”为代词,认为若“莫”为代词,则“莫”代指“群臣”,进而二者构成同位成分,但实际并不具备同位成分的条件。 因为同位成分可以省略,前后意思不变;且二者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 以此矛盾来反对“莫”的代词性。借着杨树达先生的观点,我们很清楚的 看到,“莫”作代词,语法意义上的确包含“群臣”的指代义;但是语法 结构上,二者并未构成同位成分,因为“群臣”不作主语,而是充当 “莫”的状语,对其指代和否定的范围进行限制。

需要强调的是“莫”作代词,同时具备指代和否定两种功能。这就 可以解释何以“莫”具有使谓词后代词宾语前置的功能了。具体地说: “莫”的指代功能使其可以充当主语,而其否定功能又使“莫”作主语的 句子具有否定句的特点,因而代词宾语可以前置。这就驳回了周生亚先生 认为“莫”只有作否定副词才能使谓词后代词宾语前置的观点(《“莫” 字词性质疑》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

二、“莫”作副词

“莫”作副词的用法由来已久,“莫”用作副词,金文中已有,崔永 东《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即举及其例,《国语》《诗经》《礼记》中亦 见之。细分下来,又有否定副词、禁止副词以及表测度的疑问副词。如:

(8)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诗?召南?殷其靁》)

(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魏风? 硕鼠》)

(10)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小雅?小旻》)

(11)早图之莫如尽灭之。(《左传?哀公六年》)

(12)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诗?邶风?谷风》)

(13)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

(14)***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汉书?王莽 传》,中)

(15)文,莫吾犹人也?(《论语?述而》)

(16)阳不克,莫将积聚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17)莫朕无天分?(《汉将王陵变,敦煌变文集36页》)

以上例(8)~(11)“莫”表否定,用在动词前,同“不”。

例(12)~(13)“莫”分别用在“违”“为”的前面,表示禁止或劝阻, 同“勿”。例(14)“莫”与“勿”对举出现,更能说明其为否定副词。

例(15)~(17)中“莫”表测度的用法在先秦文献中并不多见,只有 零星用例。

三、关于“莫”作动词

“莫”为动词由韩学重先生提出,有两组文句为证:

(1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 告子上》)

(19)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20)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2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 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从字面上看,例(18)(19)“莫”与“未有”相对应,但实际上 不构成对应关系。因为我们知道“未”字句中, “有……者”是古汉语 的一种固定结构,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不能拆开。“未”是副词,对其 后的结构起否定作用。同样,例(20)“有……者”用法与例(19)同。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莫”在古汉语中,最初作为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作主语, 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事”之意。

2.“莫”还可以作副词,表示否定、禁止或测度,作状语。

3.“莫”的前面有时有先行词,但一般不作主语,而是作“莫”的 状语,限定“莫”的否定范围。

4.“莫”不能作动词。 (杨 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言文中的旧什么意思

①<形>陈旧的;不合时宜的。《盐铁论?论儒》:“孟轲守~术,不通世务。”又〈名〉陈旧而不合时宜的行为或事物。《左传?城濮之战》:“舍其~而新是谋。”

②<形>从前的;原来的。《出师表》:“兴复汉室,还于~都。”又〈名〉从前、过去的行为或事物。《原毁》:“即其新不究其~。”

③<副>从前;过去。《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曾谙。”

④<名>故交;老交情。《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欲往投之。”

⑤<名>旧友;老朋友。《五柳先生传》:“亲~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旧齿⒈耆老;老人。⒉有声望的旧老。

文言文中的雁矢什么意思

雁矢

顾名思义,矢是箭,在箭尾都会有鸟类的羽毛,雁矢应该就是箭尾是大雁羽毛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