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犹太部落

这一类社会新闻是最没争议的:1943年,避难上海的犹太人卡尔打算回到德国,临行前,把自己的一批藏书托给了上海友人林道志保管,这批书有2000多本,希伯来语、英语、德语都有,还包括一批价值不菲的宗教书籍。卡尔答应以后来取,之后的七十年,林道志及其后人一诺千金,善保书籍不受战火和动乱的牵连损害,但卡尔那边始终杳无音讯。最近,这家人将书籍交托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由其代为继续寻找主人后裔的下落。

犹太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据我所知所见,几乎没有负面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国在有世界影响的诸大国之中,乃唯一从未有过反犹主义的国家。非但如此,一说到中国,犹太人便会提及上海、哈尔滨和天津这三座城市,他们都是犹太人的避难之所,从19世纪末到二战后,犹太人在这里躲避大迫害,还留下许多像林道志那样的佳话。去年,我得知有犹太人专门在上海查考犹太先祖墓碑,一度想要联系,惜乎找不到人。

但是话说回来,今年内塔尼亚胡访华,前几年开封郑重其事地重修犹太教堂,官员们都大谈中国人与犹太人的亲密关系,谈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似,比如重视教育、家庭,都曾经历丧国之痛,不屈不挠之类。这种官话,听听过就罢了,切莫当真。中犹之间,根本谈不上有多亲密,更谈不上相似,至少,这种亲密和相似的程度,支持不了那些想借个由头唱戏捞钱的行为。

最早在犹太人和中国人之间作比较的,是斯宾诺莎,一位生活在荷兰的犹太先哲,他的名字在以色列的主要城市里都被用于冠名道路。在1679年《神学政治论》里,斯宾诺莎谈到了犹太人为何要保持割礼的习俗(男童出生后第八天要割包皮):“我个人相信,单凭这个就能让犹太民族长存”,甚至他们可能重新振兴自己的王国,“上帝也许会再一次选中他们。”

然后是类比:“关于这样的可能,中国人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例证,与犹太人一样,中国人在头上有个显明的标记,他们极小心地保留着它。因此标记,他们和其他民族相隔离达若干年之久,比任何别的国家都要悠久。他们并不能始终保有自己的国家,但他们亡国后还可复兴。无疑,在鞑靼人骄奢淫逸、富而丧志后,中国人又振兴了。”

“明显的标记”,是指华夏文化。以晚明论,江阴、嘉定等发生过屠城的地方,事实上早就接受和承认满人的统治,但清朝下达薙发令,触发了东南一带的抗争,就是因为动了汉人心中事关生死的文化尊严。讽刺的是,斯宾诺莎撰写这本书时,满清已进入康熙年间,古代汉人的最后一个政权早已亡了,要再度驱除鞑靼,需要等到民国。更大的讽刺在于,就是在斯宾诺莎之后,关于两个民族,抑或中国人和以色列犹太人的“相似”的言论迭出,浑然无视两个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几乎没什么实质性的相遇。

就说这几个经常被人提到的案例:开封犹太人,算是“相遇”的证明吗?这一支犹太人来路不明,又神秘地消失不见,当年还得因了利玛窦的一句话,中国人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研究它的意义,与其说是“中犹文化交流”,不如说是探讨犹太人究竟能不能融合进其他文化,会不会彻底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换句话说,它究竟是因为捍卫民族的独特性,因而绝嗣而消失,还是因为跟异族通婚、血脉交融而消失?18—19世纪的本笃的本笃会神甫格里高尔,在一本论犹太人的著名小册子里持后一种观点,他说,河南犹太人接受了一部分中国习俗,并且尊崇孔教。这个情况证明,犹太人可以放弃一部分宗教律令,接受他们所处的地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