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的人名

曲径,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授,1957年12月25日出生,民族汉,中***党员,1976年至1978年在四川下乡知青,1982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兽医师(1996年),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调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兼职教授(2003年至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食品卫生注册主任评审员。曾任:山东检验检疫局第一届和第二届科技委动植物检验检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审核员;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学科带头人。

主要著作《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学》(2007年)、《食品安全控制学》(2011年)。

近三十年来,曲径教授一直从事动植物、农副产品和食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对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检验检疫科学》、《中国动物检疫》、《中国食品》、《中国检验检疫》、《青岛老教授》、《中国动植检》、《南风窗》、《化学分析计量》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参与中日肉类食品和养殖食用水产品的检疫标准谈判,中韩泡菜卫生检验标准谈判,中韩养殖食用水生动物检验标准的谈判。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学》获第十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同时获第十一届威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项科研成果《养殖牙鲆鱼淋巴囊肿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山东检验检疫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威海地区鱼类淋巴囊肿病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疫科学》2001第六期)获国家质检总局优秀论文三等奖;《养殖牙鲆鱼淋巴囊肿病防治初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2第五期)获山东检验检疫局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2005年10月在韩国发动的“中韩泡菜贸易战”中,曲径同志带领“泡菜寄生虫卵检测分析技术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攻关试验研究,用10天时间成功地研制出了泡菜中寄生虫卵检测方法,并成功地在韩国产7个泡菜产品和辣酱产品中检出寄生虫卵,国家质检局据此发布了156号公告,震惊了世界,揭露了韩国在泡菜贸易技术壁垒上搞“双重标准”的事实,一举扭转了我国在中韩“泡菜贸易战”中的被动局面,成为世界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双重标准”的一个典型案例。

担任《泡菜和辣椒酱产品中寄生虫卵的检验方法》SFB00090-2005标准第一起草人。

2005年12月应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邀请作《韩式泡菜中寄生虫卵研究》的学术报告。

2006年1月对全国检验检疫系统“韩式泡菜加工工艺卫生学原理和泡菜中寄生虫卵检测方法”培训。

2006年3月应国家认监委邀请对全国腌渍菜生产企业的质量卫生与安全进行督导。

于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赴乳山市挂职副市长,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试点,经过两年多艰苦的工作,创立了“乳山模式”。 乳山市开展的管理无盲区、投入无违禁、产品无公害、百姓无担忧、出口无隐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被誉为“乳山模式”,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二频道、七频道多次介绍。山东省政府于2009年4月12日在乳山召开了乳山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威海市委同时决定在全威海市推广“乳山经验”。乳山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 2010年乳山被授予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农业部以《管理“全方位”、责任“全覆盖”、规范“药瓶子”、产品“无公害”》的专刊向全国介绍了乳山经验。曲径教授被威海市政府荣记二等功。

担任GB/T26407-2011《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 要求》编审委员会委员。

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邀请参加第二届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及交流会暨第九届冷冻鱼冷藏食品产业大会,并作专题报告。应吉林省商务厅、四川农业大学、山东省委党校、江苏连云港、安徽砀山、山东临沂、金乡、海阳等地邀请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培训指导,并做专题报告。多次受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山东检验检疫局委派,赴北京、天津、河南、广西、江苏、四川、云南、安徽、陕西、山东等地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进行督导和评审。

1991年—1999年在原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工作期间三次获山东口岸系统先进工作者(两年评一次),六次获单位先进工作者,2000年—2007年连续八年获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先进工作者,2005年2月被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评为2004年度全市开放工作先进个人,2005—200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0年8月因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成绩突出,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给予曲径教授记二等功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