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影评
导演李因、编剧刘恒和摄影师赵飞都是各自领域的热门人选。这样的幕后组合,再加上吴刚、刘烨这样的演员,让这部片子一开始并不难看。而且据说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石油都给钱了,所以不缺钱(具体费用不详,但估计应该有3000多万)。他们都有。旌旗招展,千军万马。没事的话可以航拍一下。就场景而言,是近年来国内主旋律电影中少有的风格(中石油有钱,但是怨念~ ~)。
作为主题电影最成功的编剧,刘恒和《张思德》及《水云歌谣》的导演李因在如何讲述主题英雄故事方面已经非常娴熟。如果这个故事要求不是太高,对于年过40或者有集体回忆的人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感人的。但问题是,这个年龄段的观众并不是电影消费的主体,如何让他们产生消费冲动,去电影院看电影,估计是发行方的难题。(不过根据各种消息,很多单位的工会都会给你发票。如果你的公司有发票,看钢铁侠肯定比看南京好看!南京!“值。)
其实现在电影院绝对烂的电影已经很少了。只要能找到合适的观众,不同的电影会有不同的欣赏角度。对于电影《钢铁侠》,我觉得可以看(前提是我假设你是开发票的)。因为在娱乐方面,《钢铁侠》在诸多限制下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相信很多到了一定年龄的人看到这部电影都会很感动。
下面主要讲缺点。
个人觉得电影《钢铁侠》还是有很多主旋律电影的老问题。作为一个免费的工作,这部电影在视觉上是非常出色的。特别是王进喜的故事线,全部采用黑白画面。虽然前期是用彩色胶片拍摄,后期再用DI(数字中间胶片)处理成黑白,但是从画面和光线的质感上来说还是相当优秀的,有些段落甚至可以说比南京还好!南京!“还不错。
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个奇特特征,这种类型的电影对大场面有一种偏执而狂热的偏好,总是在摇旗呐喊,千军万马。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看到这一幕会本能地感到兴奋(虽然他们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会兴奋,但他们从小接受训练,看到彩旗飘扬一定会兴奋)。我觉得这种场景展示的偏好其实是为了掩盖人物塑造的缺陷。既然不能靠人物和故事本身打动观众,那就给观众一针让他们兴奋。
《钢铁侠》作为一部表达非常碎片化的主旋律电影,尽管在形式上努力贴近观众,但在根本问题上还是在装傻。我个人认为《铁男》比张思德和的评书差,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看完钢铁侠,如果不了解钢铁侠的生平事迹,观众对这个角色的动机是没有概念的。说极端一点,主旋律电影中人物的情感类型和表达方式与普通观众基于正常生活所获得的经验完全相悖。
这种扭扭捏捏的东西是主旋律电影的特点。因为它想说的,和你知道的,就是无法统一。而且它还要装高,所以只能扭。为了让观众不去想这些扭曲的东西,只能拼命了。
其实我一直不认可“主旋律电影”这个说法,但作为中国的特色,我们还是要认可这种独特的类型片。其实这种电影,说白了,就跟奥运会大家都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一样。表面的东西大家都懂。至于你高不高,只有你自己知道。
编剧刘恒巧妙地回避了这个故事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为什么”的问题。这部电影创造了许多感人的场景,但它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因为这个东西根本无法解释,一旦解释,整部片子就散架了。这不是刘恒第一次这样做。在“集会”的时候,他说,“第一,我们不讨论战争的意义;第二,我们不讨论牺牲是否有价值。”在这两大前提模糊的背景下,铁血王曼金喜的故事就成了给观众打鸡血的过程。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可能很high,但是high了之后,我估计有些观众出了电影院就会觉得不对劲:我怎么这么high?
如何在电影中找到一种适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不仅是主题电影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中国电影面临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不仅仅是电影的问题。最后就变成了中国所有的问题。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谁都不能负责,最后大家都在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