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社会
“十一五”期间,临渭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82.5%,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8%。明代渭南市临渭区有书院2所,义学14所。原渭南县设教学指导所和学科管理所。清朝咸丰年间,全国共有书院6所,志愿学校13所。辛亥革命前,科举制度被废除,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渭南县有高等小学3所,二等学校1所,小学129所,县由劝导处管理。民国时期,乡村办初中(保护民族学校),乡办高中(中央民族学校)。三十八年(1949),渭南县设中学5所、小学467所(含女校4所)、职业学校5所,在校生30325人(含中学生1390人),县级管理机构改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1949年6月成立教育厅,后改为文教卫厅、文教卫局、文教卫办。1979成立专门的教育局管理教育。截至1983年底,共有524所小学、49所初中、9所高中和9所专门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22499人,比民国时期多三倍。其中小学生85713人,是民国时期的近两倍。初高中在校生36786人,与民国时期相比增加了25倍以上。
“十一五”期间,临渭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地;五年来,合并中小学255所,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7所,新建改建危房校舍16.7万平方米,建成渭南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新市镇、角斜镇、夏姬镇和王爽街道被评为省级教育名镇;瑞泉中学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杜桥中学、铁路自立中学、固始中学、夏姬中学、林迪安中学进入省级标准化中学行列,临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两基”教育先进区。民国时期,渭南县有两个私人专业秦腔社,农村有两个私人经营的秦腔社和一些私人经营的皮影戏社,他们在街头表演。劳动人民在节假日也会表演一些秧歌、竹马、核心等娱乐节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艺术项目越来越多,不仅有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还有书店、图书馆和电影院(队)。渭南县文化局成立于1979。到1983年,有3个专业剧团(地区2个)、8个业余剧团、5个剧院、68个电影队和1个书店、图书馆和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也很活跃。
“十一五”期间,临渭区乡镇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广播电视覆盖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秦腔现代戏《桥弯月圆》获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暨陕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并在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展演。民国时期,临渭区医疗卫生事业落后。二十年(1931),在原渭南县建立卫生院,设备简陋,其余为民营18中西药房。抗日战争时期,有3所私立医院和5所诊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3中设立了文教卫生司来管理这项工作,后改为文教卫生局,并在1977后设立了专门的卫生局。共有四级医院44家,包括1家地区医院、2家县级医院、7家地区医院和34家社区医院。此外,中央、省、地、县的厂矿、机关、学校和企业还建立了92所医院、诊所和卫生所,有3009名医疗卫生人员,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还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手术,基本上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十一五”期间,临渭区新农合实施,参合率达到98%,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城乡低保大幅扩容,城市低保人数达24.7万人,农村低保覆盖面扩大到3.98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参保人数达20.8万人;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体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