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一、相同点
三者之间都是通过传播体育精神、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区别
1、性质不同
(1)、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体育又称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3)、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个人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
2、目的与任务不同
(1)、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他们的体质,并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
(2)、社会体育
发展群众性的娱乐体育活动,扩大体育人口,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余暇生活,调节社会感情,预防和治疗职业病或因职业养成的生理缺陷和机能障碍。
(3)、竞技体育
以打败竞争对手来获取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利益为目标,在正式组织起来的体育群体的成员或代表之间进行,强调通过竞赛来显示体力和智力,在对参加者的职责和位置作出明确界定的正式规则所设立的限度之内进行。
3、特点不同
(1)、学校体育
①、基础性:首先,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德智体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在校学生,身心发育处于关键时期,体育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再次,学生阶段是生活习惯和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体育知识的掌握与体育习惯的养成,将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普及性:学校体育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全面传授体育知识、普及体育活动为宗旨。
③、系统性:学校体育遵循儿童青少年发育成长的基本规律,并根据教学规律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课余体育同课堂教学一起构成体育活动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标。
(2)、社会体育
①、参与对象的广泛性:社会体育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无论年龄、性别、爱好、职业,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近年来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体育活动不断开展,在实践上更为明确了社会体育的这一内涵。
②、活动时间的业余性:作为业余文化活动的内容之一,伴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社会体育发展迅猛。
③、活动内容的娱乐性:社会体育的活动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为前提,在自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是非功利的体育活动,娱乐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占主要地位。
④、参与目的的多样性:由于主体或需要的不同,社会体育活动可以满足健身、健美、康复、休闲娱乐、社会交往、陶冶情操等多种需要。
⑤、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由于社会体育是主体自愿参加,具有自发性和松散性特征;参与者人数多、范围广、素质水平差异较大,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3)、竞技体育
①、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②、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
③、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
④、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百度百科-学校体育
百度百科-社会体育
百度百科-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