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愿意看哪部电影?

今年看什么我已经想好了——《肖申克的救赎》。

如果你今年只看一部电影,那一定是它。

为什么?

安迪被困在肖申克监狱,我们被困在大感冒和低迷的情绪里;安迪从风光的银行家沦为阶下囚,现实中,多少高薪体面的高管加入失业大军;一大批年轻人喊着躺平、摆烂;有工作的,不知道这份工作还能干多久,没工作的,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新工作……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希望。

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从哪儿来?

让我们一起在安迪身上找到答案。

01

永远不要放弃对美好明天的期待

“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安迪最让我们喜欢的,是对于自由的追寻。最让我们感叹的,是他在生不如死的日子里,还保持的希望。

什么是希望?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查尔斯·李察德·斯奈德(Charles R. Snyder)提出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以目标为导向,包括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在目标追寻中,动力和路径缺一不可,两者反复出现,相辅相成。

希望构成三要素: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

即“一个人需要意志(will)和方法(way)才能到达目的地。”

安迪是怎么出现目标的?

从第一天入狱开始,这个地质学爱好者就意识到——监狱的墙面不是混凝土,而是土质。但他没想过越狱,他只是想做点什么来对抗百无聊赖的日子和恐惧。

他从以往的兴趣爱好出发,用岩石锤打磨石头,雕刻国际象棋。在喜欢的事里,忘记身处的境遇。

如果你也被困在人生的低谷监狱,不妨先从自己的爱好和想做的事开始,无需考虑做这件事有什么用,能支撑你度过这段时光,足矣。

我认识个女生,国庆前公司解散了,小姑娘专业能力过硬,人很优秀,但找工作不太顺利。可人家没一蹶不振,做了好多奶油胶饰品、摆件,现在晚上去摆摊,一晚最高能赚1500,都能接定制的单子了。

她原本就有这个爱好,如今爱好陪伴着她。

你也是啊,无论今年遭遇了什么,可以先想想,你喜欢什么?曾经喜欢什么?大学时候,中学时候,沉迷过什么?先用爱好度过最初的迷茫、焦虑、恐惧期。

记住,永远不要放弃对于美好明天的期待。

02

得救之道,尽在其中

“三姐妹”的频繁骚扰,让他有了挖地道越狱的想法。

爱好是过渡的手段,不是目标,安迪是要越狱的,小姑娘还是要找工作的。

目标有了,也需要有实现的路径。安迪为实现越狱这一目标,做了什么?

他搞到一个鹤嘴锄,搞到一张大海报,盖住自己挖出来的洞,他需要6年的挖掘时间——最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单人牢房,一个特殊的身份,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被查房。

他懂地质学、建筑学,用磨石布包住鹤嘴锄,确保挖洞时不发出大的响声;

靠着过去当银行家的工作经验,他帮狱卒和典狱长避税、逃税、洗钱,以此有了单身房间;

六年时间不间断地写信申请,为图书馆争取到了扩建资金,不断学习,和外界保持同频;

投典狱长所好,熟读圣经,甚至背诵有名的章节,来应对典狱长的突击检查;

洗钱期间顺便伪造身份,为越狱成功后做准备;

……

过去的经验和技能,帮安迪达成了拆分越狱这一大目标下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是他希望的来源。

安迪在监狱外,一定做过类似的洗黑钱的事,只不过是为了自己。他怎么会想到,有一天,他会为了帮狱友争取一个干完活喝啤酒的机会,重操旧业呢?

你也可以这样去问问自己:

盘点下过去积攒了哪些技能、经验、人脉……

你过去,掌握了什么技能?做过什么项目?认识了谁?

他们对当下遇到的问题有没有帮助?能不能曲线救国联系到一起?

如果盘了半天,感觉自己没什么积累,啥也不精不会,别犹豫,赶紧去学!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安迪可不是全凭着过去的知识,也在监狱图书馆里不断学习。

前段时间面试了一个男生,他大学学的金融,毕业这几年做过教培行业的运营,因为政策,失去工作。当年是抱着教育理想来的,最后却被认为做了一个甚至不合法的工作,从此痛恨教培运营。

最后不太合适,没有合作。快结束的时候,我告诉他,“你可以试着找找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运营机会。现在的汽车都在做私域,做运营,也许有可能。”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

过去的时光虽然不好,但总有珍珠在其中。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忽视在之前的工作生活里打怪升级练就的技能,然后坐在低谷,抱怨看不到希望。

希望需要你自己栽种。

围绕目标找突破路径,过去的人生里藏着希望的种子,找出来,种下去。

正如藏着锤子的圣经说的那句话:得救之道,尽在其中。

03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我猜,今年你应该有很多时候给自己打过气吧。

比如在心里对自己说:“加油,你能做到”、“坚持下去,会有转机”、“我肯定能找到办法”……

很好,你已经拥有希望第三要素:动力思维。

你要信自己,做自己的传道士,做自己的特种兵。

安迪的动力思维,来自对真实自由的强烈渴望。

每个人嘴上都渴求自由,但真实的自由,充满了人类讨厌的不确定性。所以当人们真的能选择,他们却常常会选择“体制化”。

什么是“体制化”?《肖申克的救赎》原著小说写道:

我曾经试图描述过,逐渐为监狱体制所制约是什么样的情况。起先,你无法忍受被四面墙困住的感觉,然后你逐渐可以忍受这种生活,进而接受这种生活……接下来,当你的身心都逐渐调整适应后,你甚至开始喜欢这种生活了。什么时候可以吃饭,什么时候可以写信,什么时候可以抽烟,全都规定得好好的。

“体制化”会扼杀你对未来的希望。电影中的老布出狱没多久就自杀了,因为他没法接受,一个尿尿不需要请示的,出门不需要请假条,变化巨大到自己认识不了的世界。

我们厌恶“体制化”,觉得没自由,但当真的拥有自由,很多人会恐慌:

从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高中进入自由度极高的大学,你还会学习吗?

从指令明确的公司跳槽到灵活办公、自己安排节奏的公司,一时间是不是适应不了?

996的时候抱怨KPI、抱怨资本家黑心,但真的离职,等自己想做点事,却发现有些茫然。

是不是因为害怕自由,我们才把自己变得忙碌呢?

不要放弃对真正的自由的追逐,不要失去面对真正自由的勇气。

纪伯伦说,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条。

是时候“越狱”了!

04

写在最后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

安迪用了整整17年挖通了地道,重获新生,是希望的力量。

这个冬天或许漫长,但总会过去。

愿你能和安迪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别失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