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告诉我们什么?我不明白。

在监狱里,安迪是另一种人。他知道世界是荒谬的,黑白颠倒的,他知道自己是无辜的。但是,他并没有太多的怨恨,反而坦然接受了监狱的惩罚。入狱前后的生活落差并没有让他紧张焦虑,而是非常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面对“姐妹花”的骚扰和监狱系统的残酷,他冷静、宽容、耐心。正如他的好朋友瑞德所说,他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面对这样的人物,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他在一个泯灭人性的地方如此安静和无忧无虑?再者,是什么让他超脱于这样一个人性与恶交汇的空间,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我想这是因为他一直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现实的世俗世界。另一个充满希望的理想世界。重要的是,在两个世界里,理性是平衡现实与理想的重要支撑点。安迪作为一个社会人,凭借理性和自律的理念,可以倡导一种合理的、更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在监狱里,他能适应自己的日常生活,完成自己规律的工作,规律的吃饭、休息、运动。同时,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爱好,用瑞德送的小铁锄头刻石头;他在《费加罗的婚礼》中也能在天籁之音中保持安静,尽管因为违反监狱规定被监禁了两周。影片充分利用这极短的音乐时间来渲染和烘托安迪精神世界的超越。我们知道“电影中的音乐不仅起到艺术作用,而且使画面给人以生动自然的印象;音乐给画面一种氛围,让画面看起来有第三种空间感。“在这里,音乐的审美表达功能解构了监狱中的残酷暴政和道德缺失。当囚犯们被这美妙的音乐感动,回望扩音器时,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在监狱权力体系的压抑下,人们有一种从垂死的、常规的制度形式中还原生命体验的欲望。另一方面,安迪一直活在对人类自由潜能的渴望中,希望活在现实之外的另一个美好空间。”虽然我们没有翅膀,但我们不能放弃飞翔的梦想。“这是他生存的座右铭。所以影片的吊诡之处在于,在现实世界面前,安迪只把理性当成了安身立命的工具,而真正属于他的世界,却是一个充满想象的自由世界。这个世界才是他真正渴望的真实世界,这才是安迪救赎和自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