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战二战的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硝烟散尽,昔日的战场如今只为悼念。我们的后人可以想象出1914-1918发生战争的很多原因。一批批的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都在试图告诉我们,19年末的欧洲,国际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两大武装集团对峙下的和平,隐藏着汹涌的怒火和近乎疯狂的准备。持久和平不可救药,欧洲成了一个大火药桶,只等一个火星。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面对灾难人们需要的只是等待。

但如果你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在上世纪初的西欧,你应该会体验到周围生活更显著的改善。实际工资的持续增长是生产进步和海外殖民带来的红利。在法国,人们涌向电影院,一年一度的环法自行车赛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在德国,劳动者的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保障,退休后可以领取稳定的养老金。在大不列颠,阳光沙滩不再是贵族的专利。20世纪初,大多数西方人都是循规蹈矩的基督徒。他们相信彼此的理性,对世界的未来充满乐观和希望。而这一切在1914的夏天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成千上万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年轻人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场上惨遭杀戮。

在这片诞生过莎士比亚、歌德、伏尔泰等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土地上,人们一时间忘记了文明,抛弃了理性,有的只是无限的仇恨。这场战争改变了欧洲和世界。在战争夹缝中诞生的十月革命,甚至超越了一战本身,给整个西方世界敲响了很长时间的红色警钟。

一段大国纷争

1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激化

在刚刚进入19世纪的时候,强大的科西嘉怪物拿破仑就被欧洲列强的联合之手打败,成为了“圣赫勒拿岛的囚徒”。之后,英、法、俄、奥、瑞典等欧洲列强虽然各有野心,但却能相互牵制,这实际上使充满动荡、战乱频仍的欧洲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直到19世纪下半叶,静态思维才偶有波澜。首先,意大利和德国为统一而战。然后,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和俄罗斯在近东发生冲突。那时候,阴云密布,气氛紧张。好在后来召开的“柏林会议”上,“和平”顺利通过。

几十年来国际环境的相对平静,并不意味着世界发展停滞不前。相反,平静孕育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70年代以后越来越明显。

如果说法拉第对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使得大规模使用“电”作为能源成为可能。然后接下来试制成功的白炽灯让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对电能的需求势不可挡。这种新能源注定会引起工业领域的新革命。这场革命的后果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修改了欧洲列强经济实力的排名表。欧洲国家的后起之秀德国在这次竞争中跃居榜首,“德国制造”与日渐衰落的大英帝国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激烈竞争。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德国在欧洲大陆腹地的戏剧性崛起,给早已习惯“均势”的欧洲政客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看待这个统一后的德国,成为德国统一以来各国政治智慧的考验。似乎这个问题直到20世纪中叶才得到满意的解决,但正因如此,太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欧洲也永远失去了维多利亚时代在世界上的优雅。我们一直把“铁血”作为俾斯麦的标志,这是不公平的。他设计的德国是一个“克制”的、温和的国家。俾斯麦深知自己国家的险恶环境,被欧洲几个大国包围。战争一旦爆发,两线作战一直是这位精明首相的心病。为此,他运用高明的外交手腕,将几个几乎水火不容的国家纳入他设计的大陆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脆弱和他开始成功的原因是一样的,过于依赖他的创始人俾斯麦这个国际关系大师。这也注定了这个联盟是一把双刃剑。可惜1890之后对德国本身的伤害更大。

当我们试图在不断变化和相互交织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寻找线索时。如果用它来对人类大灾难的起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同盟国和协约国这两个对立集团的出现,无疑是我们需要的线索。

三国同盟的建立是俾斯麦纵横合作的结果。他起初的初衷是编织一张大网,抓住一心复仇的法国。俾斯麦先是组建了包括奥地利和沙俄在内的三皇联盟,但他很快发现自己与俄罗斯的利益很难调和,不可能合神为一,甚至连表象都维持不了。于是,奥地利这个过去普鲁士打击的对象,现在成了德国结盟的首选。这两个国家建立了更加牢固的关系。后来加入的意大利,从一开始就带有一些投机色彩。法国不仅在殖民问题上丢了意大利的脸,法国人对天主教根深蒂固的好感也让与梵蒂冈关系已经很僵的意大利政府感到不舒服。所以,举德国大旗吓唬法国,成了当时意大利政治领导人的不二选择。俾斯麦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把意大利揽入怀中。1882年,三联联盟正式出现在欧洲大陆。

俾斯麦随后的离去,应该被视为德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柏林逐渐结束了政策上“温和”的俾斯麦时代,取而代之的是雄心勃勃却缺乏自信的“威廉二世时代”。取代俾斯麦的威廉二世年仅29岁。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像他那一代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迫切的焦虑。当他还是王子的时候,他经常认为没有他的领导,这是德国没有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让我们想起了他父亲的评价“他(威廉二世)有高估自己的倾向”。也许这种冲动对一个普通青年来说不算什么,但现在是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君主才有这种想法,这足以构成一个悲剧的主要元素。凭着“外交无玄机”,他处处插手,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可能是想在英俄之间搞平衡,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结果却是欧洲180度大旋转。如果忽略效果,他对欧洲政局的颠覆不亚于俾斯麦。上台伊始就结束了与俄罗斯的再保险条约的签订,这也对两大王室的传统友谊造成了致命打击。经过努力,失望的俄罗斯人开始怀疑英国公主的儿子是否想改变德国外交的进程。事实上,俄罗斯人这次真的犯了一个错误。威廉对英国的感情很复杂,但嫉妒大于钦佩,因为这个岛国阻挡了他成为世界级帝国君主的梦想。但当时的俄国人不这么想,或者说不敢这么想。他们决定另辟蹊径。这个时候,一直在一旁苦苦等待的法国终于有了机会。几十年的“法郎”外交在俄罗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沙皇虽然不情愿,但他确实选择了靠近法国。事实上,当时沙皇在欧洲空前孤立,没有比巴黎更好的选择。虽然不久前,在俄罗斯连吹马赛曲的曲子都会被流放,那是法国的国歌。1891年,法国来到了一个重要的时刻,俄国与她签订了政治同盟,结束了法国的长期孤立。两年后,法俄关系发展为军事同盟。法俄军事同盟的建立,预示着俾斯麦在未来战争中两线作战的噩梦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虽然俄罗斯军队在德国傲慢的军事军团眼里不堪一击,但俄罗斯毕竟是一个大国,准确的说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巨人国家。在现代国家机器的组织下,这两个因素各有杀伤力。在接下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的表现也不过如此。

与此同时,19年末20世纪初的英国不得不面对现实,虽然痛苦。她放弃了长期以来的“光荣孤立”政策。此时的英国,早已不是半个世纪前的那种包容和强大。反而越来越陷入孤独的境地。列强虽然在欧洲各有矛盾,但在海外与英国有差距。然而,德国人威廉二世没有把握住英国对他最初的好感,而是在大陆联盟和世界政策上摇摆不定,不仅失去了俄国的友谊,最终也失去了英国的好感。然而,德国扩张海军的计划及其在中东的野心,使英国对德国的态度在失去好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敌意。

应该说,英国与法俄的接触不是天作之合,而是相互为恶。在非洲,英国和法国军队差点走火。在19世纪下半叶,没有一个严肃的政治家会把“鲸鱼”和“北极熊”的和解当成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就是这么不可思议,英法在非洲问题的解决,为进一步接触埋下了伏笔,而被战争失败和国内革命搞得焦头烂额的俄国,和英国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20世纪初,这三个国家完成了彼此之间的协调。

三国同盟协议的出现,表明维也纳和会以来的欧洲均势时代正式结束,新的同盟时代已经到来。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似乎在走向平衡,但实际上,国际和平是在走一条危险的钢丝,一个不慎就可能坠入深渊。这就像1905到1913的国际关系,有点惊心动魄。“每一次危机都会播下猜疑和怨恨的种子,这就有可能爆发战争。”

北非爆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每次都表现出德国统治者胆大妄为、谋划不足的特点。德国每次都以威胁和攻击法国为目标,而英法支持的法国也不再是过去的羔羊。在两次危机中,德国虽然屡战屡败,杀人在所难免,而在第二次危机中,德国海军直接示威,但这都被法国推了回去,这在俾斯麦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英国表现出与德国开战的态度,促使德国对英国愤怒到了极点。凯泽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多数德国人都反对英国人。”这个时候,似乎不是废话而是有点保守。而英国也不再把德国当成假想敌,而是真正要认真对付的敌人。1906年,英法两国的军事人员开始研究合作抗击德国的可能性。

巴尔干地区的两次冲突使本已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也使早已躁动不安的巴尔干火药桶名副其实。1908奥匈帝国以土耳其爆发的革命为契机,趁机吞并了波斯和黑山。这引起了视这两个地方为己有的塞尔维亚以及塞尔维亚背后的俄罗斯的强烈不满。沙皇政府威胁发动战争。但是柏林和维也纳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德国向俄罗斯提交了一份极其强硬的声明,表示支持奥匈帝国。同一天,奥匈帝国部分军队进入“紧急状态”,最终俄罗斯撤退。这一结果不仅让塞尔维亚愤怒,沙皇政府也发誓不再受辱。

1912年爆发的巴尔干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原来的平衡在这里被打破了。战争以反土开始,以联盟内部的纷争结束。无论哪一方都把结束战争的和平条约视为一纸空文。赢家想要更大的分成,输家只有报复。现在的和平只是休战,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终于成为了通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路标。

2世界资本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全球原材料和市场的依赖。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压力的增加,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结构也在19年末发生了变化——垄断组织出现了。垄断组织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19年底与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些大垄断资本家也是政府高官。例如,伯明翰的工厂主约瑟夫·张伯伦和德国银行家伯恩哈特·登伯格分别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担任殖民部长。垄断资本家政治地位的提高,自然增加了国家为其经济利益服务的意识。19年底到20世纪初,欧洲列强有意识地充当了殖民扩张的先锋和殖民利益的守护神。

交通和通讯手段的显著改善,一方面使全球资源和市场在资本主义面前无处可逃;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缓冲区逐渐缩小,列强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更大。以前一个据点可以垄断一个国家的贸易,现在必须完全占领,否则很快就会被别人抢走。殖民者努力扩张领土的动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希望自己合并后会得到什么,而是害怕别人合并后会失去什么。这种对“一无所有”的恐惧让他们紧张。

19年底,海外领地被视为强大俱乐部的入场券,被视为欧洲大陆斗争形势的延续。不难理解,法国把殖民地的发展和国家荣誉的恢复联系在一起,而德国在海外的殖民有时甚至得不偿失。

19世纪下半叶经济领域的大变革,重组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排名,但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殖民划分依然建立在旧秩序下。这种情况也意味着,当大国的掠夺和奴役给亚非拉的广大美国家庭带来不平等的时候,大国内部或许存在着更危险的不平等。而这种矛盾正是挑战国家的绝佳借口。

非洲,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19年底成为列强的主战场。到1912,几乎96%的土地已经被白人占有,而这个数字在1875年只有11%。

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也将英法在这个国家的竞争推向了新的局面。最终,英国在殖民斗争中保持了战胜法国的一致性,最终将埃及变成了自己事实上的殖民地。虽然英国自己一再声称是临时的,但英国军队在埃及一直呆到1922。

眼见形势不妙,法国为了竞争,加快了在非洲的殖民计划,并制定了一个贯穿东西的宏伟目标,与英国开拓南北的殖民计划相矛盾。65438年到0898年,苏丹终于爆发了两个国家的殖民大军,英法冒着生命危险。最后,法国的让步使战争得以避免,为日后两国达成协议之路奠定了基础。

当然,法国在争取非洲的斗争中并不总是一无所获。法国在与意大利争夺突尼斯的比赛中占了先机,这也将意大利推向了德国一边。争取殖民地的斗争与欧洲的争端联系在一起。

在瓜分非洲大陆的过程中,并不都是刀光剑影,还有一种没有硝烟的斗争。1884年至1885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就是一个明显的体现。在这次会议上,大国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确定了一系列原则,协调了它们的矛盾,加快了瓜分整个非洲的步伐。

曾经强大的亚洲大陆,到19年底成为被瓜分的对象。在东南亚,列强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并直接统治。对于中国、奥斯曼等老牌帝国来说,帝国主义国家似乎更愿意保留原来的统治者,将控制权放在幕后。在对中亚的争夺中,更加紧张,在伊朗、阿富汗等较量中,英俄矛盾日益突出。1885年,英国议会甚至批准了一批对俄战争经费。

19年80年代以后,德国也成为殖民分割中的重要一员。他不仅开始介入非洲的竞争,也开始活跃在亚洲。中国率先划分势力范围,在中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巴格达铁路计划。这个铁路项目得到了德皇的大力支持,可以看作是德国世界政策的一部分。如果成功,柏林的意志可以在中东得到极大的加强。这引起了英法的不满,围绕这条铁路的内斗一直持续到1911。

在这一时期的列强殖民扩张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在殖民扩张问题上,德国、美国和日本是更大的挑战者。比如美国在美西战争中从欧洲没落贵族西班牙手中抢走的古巴和菲律宾,就是这方面的绝佳例子。这期间作为崛起国家挑战老牌殖民国家最激烈的战争应该是日俄战争,但就其影响而言,规模和时间都比日俄战争小很多的英布战争可能更大。因为前者只是改变了两个次要大国的局部关系,后者的战争促进了英德矛盾,最终成为列强矛盾的焦点。

第二节一战

1一战的爆发

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的个人命运与世界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无疑就是这样的人。激进塞尔维亚青年的子弹,终结的不仅仅是大公的生命,更是整个19世纪的世界和平。人们可以对新世纪抱有很多希望,但20世纪的世界注定会有一个奥匈王室倒在血泊中的血腥开端。

大公遇刺的消息在德国引起的反响甚至比奥匈帝国本身还要大。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在德国得到了超出他预期的保证。德国的支持让奥匈帝国相信俄国不会轻举妄动,一切都会像第一次巴尔干危机一样,德奥联合会让俄国震惊。7月23日下午6点,塞尔维亚政府收到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这几乎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无法接受的。当时,这份最后通牒被描述为“这是一场欧洲战争。”然而这种说法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场战争的范围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塞尔维亚接受了大部分建议,但保留了最关键的几点。1965438+2004年7月28日,奥地利和匈牙利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总动员。随后,德国政府要求俄国在12小时内停止总动员,并于1年8月致函法国,要求其表明立场。法国的回答是“根据其利益”行动,然后用一个军事总动员来回答其利益。当晚7点,德国对俄宣战,两天后对法宣战。第二天,他越过比利时,进攻法国。那一天,英国宣布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当这一天的钟声敲响12时,欧洲各主要国家(意大利除外)都已进入战争状态。英国外交大臣格雷预言,“欧洲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我们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它们亮了。”事实是不幸的。

这场战争在各个交战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大灾难。这些是多年来渗透所有国家的沙文主义的最终后果。国家内部的各种力量和派别要么实现了“神圣的统一”,要么信奉了类似的精神。在保卫祖国的口号下,全国一致支持战时政策。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在战前就制定了镇压反战团体的计划。学龄候选人,尤其是年轻人,出人意料地支持这场战争。在柏林,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像过节一样欢呼着参军,而在法国,入伍率达到了95%,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坚信自己行为的正义性,是为了捍卫祖国或自由、解放等神圣的话语。然而,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失去年轻的生命。

战争爆发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仍将是一场“短、平、快”的19世纪战争。似乎没有人会想到1914年的圣诞节会在战火中度过。最近的美国内战暴露出的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并没有得到当时主要战略家的足够重视。这场战争是在战前精心策划的计划的基础上开始的。德国凭借其强大的军队,实施了“施里芬计划”。简单来说,就是集中力量用“左”和“右”两种拳头打击法国的软肋。秘诀是“左”拳基本是佯攻,所有招数都在“右”拳的致命一击中被击杀。当时法国实施的计划,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然而,德国人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他的“右”拳非常锋利,但他的耐力不足。最后,我看着这座城市,叹了口气,却被马恩河挡住了去路。在东线,俄罗斯的65万大军虽然庞大,但基本不堪一击。俄国在东线的溃败,不仅再次证明了其政府的腐败无能,也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声名大噪。这两人不仅在战争后期实际掌握了德国的战争机器,而且前者成为战后德国总统,并在1933年将总理宝座交给希特勒。不过,俄军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德国在战争初期不得不陷入两条战线作战的泥潭。

马恩河战役后,双方展开了一系列名为“走向大海”的战役。之后,西线进入了一场毫无生机和杀伤力的堑壕战,僵局直到一战结束才会被打破,机枪和铁丝网的大量使用使得进攻方每次伤亡巨大,收获有限。更重要的是,工业革命让战争有了全面战争和民族战争的味道。这就注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19世纪的最后一场战争,而是20世纪的第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之一就是战略思维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

接下来的1915,东线战场似乎形成了一个规律,俄罗斯可以打败奥匈帝国,然后被德国打败。在西线,双方都作出了一些努力,以打破绝望的壕沟战。盟军在小亚细亚开辟了战场,德国在战斗中使用了毒气。但是,这些手段除了造成新的伤亡外,对整个战局的实质影响并不大。到1916,不甘心的德国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的一次不成功的挑战——日德兰海战。英国皇家海军在战争中捍卫了自己的荣誉,而德国海军更注重战列舰之外的其他海战形式,比如潜艇战。虽然这场英德之间的大海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但更有意义的战斗爆发在本土和德法之间的世仇。凡尔登注定要流血。一战被证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消耗战,但这场战役的目的却是直接消耗生命力,“耗尽法国所有有作战能力的男人”。一名士兵在日记中写道,“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成河,一场惊人的大屠杀,...地狱到此为止。”整个战役德国损失35万人,法国损失40万人。如此惊人的伤亡记录被随后的索姆河战役超越,双方损失超过1,654,38+万人。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坦克。虽然当时作用有限,但在接下来更残酷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造成的前所未有的伤亡,让交战双方除了杀戮之外,都有了摇橄榄枝的想法。德国和俄罗斯在秘密接触,甚至英国也有人动了和谈的念头。然而,事实再次印证了笔在枪杆子面前的无能为力。1916年德奥联手打造的“新波兰”,让与沙皇的和谈彻底无望。随后那些羞辱和平二字的行动,只是再一次证明,有时候橄榄枝也可以成为枪杆子的掩护。

战争进入1917的时候,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使得欧洲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起初,盟军似乎岌岌可危,后来他们上演了大翻盘。

起初是危机四伏的沙皇俄国,发生了革命,尼古拉二世成为了最后一位沙皇。列宁领导的新俄罗斯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在法国,在一次无效且无望的攻击后,士兵普遍不满,这种不满很快演变为“集体兵变”。严重到如果当时德军利用了这个机会,战争的结局可能已经被改写。

然而在1917年,发生了一件让盟军感到欣慰的事情,那就是美国对德国宣战。表面上看,美国参战的原因是反对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以及对其企图威胁美国政府的愤怒。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害怕通过美国与盟国之间更广泛的经济联系和文化观念来寻找答案。

即便如此,1918年5月底之前,美军对战局的直接影响几乎是理论上的。因为这个国家的军队极其有限,军队只有654.38+0.28万。这几乎相当于大规模战斗中一方的伤亡人数。

德军确实利用了这个空档,在3月发起了一系列攻势,1918。虽然它取得了一点点成功,但大多只是昙花一现。今年年中,美国的强大开始从可能变为现实。德国,一辆已经不堪重负的战车,濒临崩溃。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相继结束了他们不充分的抵抗。在这一年的6月5438+065438+10月,只有德国孤军奋战,德国此时已经没有实力和意志再战。兴登堡防线的溃败意味着德国军事上的彻底失败。整个德国陷入恐慌,人民生活在饥饿和恐惧之中,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驻扎在基尔港的水兵首先发动起义,成为国民革命的导火索。在这场革命洪流中,霍恩索伦王朝与罗曼诺夫和哈布斯堡王朝一起,成为一战的牺牲品..

1918111,11,战争结束了!

从华盛顿到伦敦,从柏林到巴黎,人们庆祝这一天的到来。的确,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伤害。然而,战场上的休战只意味着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的结束,另一场不那么紧张却同样激烈的较量在法国凡尔赛拉开了序幕。即使与会者不是故意的,但这次会议的结果证明,他们比列宁的评价干净不了多少。美国总统威尔逊希望用他的14点协议、理想和信心建立一个新的欧洲和国际秩序。这一方面再次显示了美国自命不凡的使命感,同时也充分证明了这个国家对欧洲政治环境的陌生。法国总理“老虎”克列孟梭很老了,老到他一生见证了祖国被蹂躏两次,敌人是德国。得到战场上没有得到的机会,彻底打败德国,是他的最高追求。就连这位自称坐在耶稣和拿破仑之间的英国首相,也曾向他的人民承诺,当他到来时,要从德国人的口袋里榨出最后一文钱。结果德国得到的与其说是所谓的和约,不如说是判决。她的领土被肢解,她不得不支付近乎天文数字的赔款。她的大多数战时盟友也有同样的命运。很明显,威尔逊的理想已经被放弃,或者他为永久和平所作的努力已经遭到背叛。虽然与会者也表明了他们对和平的要求,并且成立了一个本来就很弱的组织——国际联盟,但它很快就像凡尔赛体系一样,在冲突和矛盾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软弱和不作为。当时有人看到这种待遇不是和平,而是20年休战。可惜他的“预言”极其准确,让人感到莫名的悲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后果

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

如果世界上有什么比战争更伤害人的话,那一定是战争本身。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涉及30多个国家,6543.8+0.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2/3。2000多万人死于这场战争。这不仅仅是一个空号。每一个数字都曾经是鲜活的生命。昨天的伙伴,慈爱的父亲,在战场上突然变成了冰冷的尸体。战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对亲人的悲痛之中。那些幸运地活着回来的人目睹了他们无法承受的流血和牺牲。这些人,他们的思想已经交给了死神。

更何况,对“人性”的无形颠覆在整个战争中肆虐。德国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比利时平民。另一方面,盟军也为自己的“战略轰炸”辩护,让非战斗人员有尊严地被纳入目标。

空前的物质损失

一战,人类尝到了工业文明的苦果,而这恰恰是科技发展的另一面。铁路网的改造,社会组织能力的提高,让战争真正有了全民的内涵。国内战场不再是口号和隐喻?/div & gt;

受访者:SD kura-见习魔术师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