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评论
香港电影是香港社会现实的反映,也贯穿着香港人一种重要的精神面貌:乐观自信。即使回归后,还有一个“母亲”和一个“大家庭”。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这种凝聚在香港人日常生活中的香港精神,无论是回归前还是回归后,都被融入到了电影中。
殖民历史是香港自19世纪以来不可磨灭的痕迹,虽然给香港带来了很多痛苦,但不可否认这种殖民统治给香港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乐观自信成为香港人重要的精神面貌。
1961郭爵士担任港英政府财政司至1971。在这十年间,他奉行所谓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主要认为政治家和文职官员不必像商人那样熟悉经济,不必为商业衰退承担责任;政府只需进行最低限度的集中干预,造福极端贫困人口),使扣除通胀因素后,香港实际工资增长了50%,400港元以下家庭月收入从50%下降到16%,逐渐形成了香港典型的现代社会态度。就连香港人也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英国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英国经济的症结在于政府对难以生存的企业的扶持,从而导致进取精神的丧失)。此外,政治上,香港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独立,经济的快速腾飞让他们相信多劳多得,明天会更好。(1971年11月麦理浩爵士出任香港总督,促进了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如刘德华在接受采访时所说,香港自六十年代以来的发展,包含了许多挫折和令人沮丧的时代和事件,但香港人不断的支持使香港不屈不挠。
“一、二、三、四、五、六、七……”麦兜的故事里,麦太一边练体操一边唱歌。虽然麦太是单亲妈妈,和麦兜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她希望,即使孩子出生后没有周润发和梁朝伟那么帅,她也会有好运。她相信明天会更好,她可以带儿子去马尔代夫看蓝天白云,哪怕面对一次。春田花花幼儿园陈老师的英文歌曲《一切都是美好的》也充满了阳光般的温暖和美丽。至于麦兜,他在挫折和失败中一次次爬起来,继续前行。希望,失望,希望,失望,希望,失望,希望...希望永远比失望多,明天会更好。这是麦兜坚信的,也是香港人坚信的。
就连饱受亚洲金融风暴之苦的阿金,也不忘在自助银行里把乐观自信的香港人精神传授给同样陷入困境的混混们。其他舞者因其美丽的外表吸引了大量顾客的注意,而阿金则以其独特的“醉拳”赚钱甚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70年代一楼有凤凰,80年代股市暴跌(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里也有表现)。上世纪90年代,顾北涌入香港淘金、乞讨食物,亚洲金融风暴。虽然也展现了阿金从“骄傲”到“失望”再到“叹息”的过程,但始终洋溢着阿金乐观自信的香港精神,从不放弃希望——影片最后,阿金拿到了朋友还的钱,就是这种希望的具体体现。
香港电影的大团圆结局,其实反映了香港人乐观自信的精神。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他们都有希望明天会更好——这种现代香港人乐观自信的精神,如果对比6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主流动作片,就更加明显了。张彻曾在回忆录中谈及60年代内地文革、香港天星小轮涨价引发港人暴动对其武侠片的影响,但在作品中,主角的死往往是结局,如复仇、刺马。但到了吴宇森(深受张彻影响),儿童对未来希望的象征一次又一次地在影像中重现,无论是《英雄2》还是暴力隐喻的《血腥街道》,甚至是穿插救婴场景的《硬汉大侦探》高潮部分;在刘伟强导演的“古惑仔”系列中,黑帮英雄被处理得更年轻、更自信...
即使在一些悲剧作品中,也不乏这种乐观自信的因素,比如张婉婷的《玻璃之城》。父母的爱在一场车祸中走到了尽头,儿女们却在不断的误会和化解中渐渐走到了一起;《狗咬狗》是香港电影中少有的暴力灰色邪教作品,但最后出生的婴儿给这个灰色故事带来了最后一丝希望和亮色。杜琪峰让五个兄弟中的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活了下来,虽然整部电影散发着浓烈的死亡气息,但是在《一个一个地释放》中,虽然五个兄弟被一个个杀死,但是留下的妻儿却成了影片中明天的希望;即使是在非常黑色悲壮的《意料之外》中,最后6名警察和2名歹徒在枪战中同归于尽,但雷蒙德饰演的警察却因为之前的枪伤躲过了这一劫——老子的命运变成了他的念想,成为影片中《意料之外》死亡的最后希望...
这就是香港人的精神,也贯穿了香港电影。希望,即使遭遇更多的失望,依然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