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m是什么意思
siam是什么意思如下:
暹罗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泰语为(Sayam),英语为Siam)。
暹罗是古代中国对泰国的称呼,最早从元代开始,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暹罗国王,这个国名正式定了下来,并沿用五百多年。直到20世纪前期,国际社会仍然在使用暹罗及英文译名“Siam”。泰国的主体民族是泰族,英文名是Thai,因此用Thai+land(泰人之地)作为国名似乎无可厚非。
暹罗的名称历史
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于是“暹罗”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称为中文语境下对泰国的称呼,此后大多都这样称呼泰国。
1652年,中国是清朝的时候,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
1777年,清政府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
扩展资料:
宋元时代,中国人知道泰国的土地上有“暹国”和“罗斛国”两个国家,1296年,周达观作为中国元朝使团的一员前往真腊(柬埔寨),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把真腊西边的邻邦素可泰王国称为“暹罗”,称那里的人为“暹人”。这是中国史籍中首次用“暹罗”来称呼泰国地区的国家。
元末明初,南方的“罗斛国”(即阿瑜陀耶(大城)王国)征服了“暹国”(素可泰王国),由于两国已合并,中国遂以“暹罗斛”来称之。
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于是“暹罗”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称为中文语境下对泰国的称呼(汉字文化圈其他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也采用“暹罗”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