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副省级城市住户存款出炉,沈阳排第二,为什么存款那么多?

近日,有一份数据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这份数据就是15个副省级城市住户存款和人均存款数据分析。

在这份数据当中,杭州以人均存款11.9万居于榜首,其他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数据也不错。

这些城市人均存款水平高,无可厚非。因为这些地方经济水平发达,人均收入高,人均存款自然也就高。

但是,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一个城市表现亮眼,成为了一匹黑马。

这个城市是谁呢?没错,就是沈阳,是不是感到很意外呢?说实话,我是感到很意外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怎样成为了一匹黑马呢?

沈阳之所以能成为黑马,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吧。

首先是沈阳的城镇化率比较高。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沈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84.52%,城镇人口高达77.95%。

而且沈阳的国企较多,这些城区人口大多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收入水平也不低。沈阳的人口还比较少。这样一来,分母大,分子小,人均存款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

其次,东北地区的老龄化程度严重。有很多的退休老人,沈阳也是这样的状况。

这些退休老人养老金往往也不低,东北整体消费水平也不高。出于安全考虑,这些老人也不轻易去投资高风险产品,大部分人还是把钱存在银行,这样一来沈阳人均存款水平高,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国的省级城市就那几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之前已经对于城市住户存款做过排名。北京以人均近20万存款排名第一,上海以人均近15万存款排名第二。但是天津重庆可没有排在第三第四哦。反而是副省级城市,跃居在前面。

在副省级城市中,杭州以人均12万元排行第一,沈阳排行第二,人均11.4万元,深圳排名第三,广州排第四,而大连排行第五,也达到了人均存款10.5万元。大家其实很疑惑,不都是说东北近期的经济形势不好,那为什么沈阳和大连还能排在前列呢?难道东北还是非常富裕的?民众还是有钱的?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其实在这个排名表中,仅仅是比较了存款这一指标,这并不能说明哪个地方的人更富,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表明了那个地方的人理财观念比较保守。举个例子,假如一个深圳民众拥有股票资产100万,拥有一间商铺和一套深圳100平米房产,同一个沈阳民众无股票资产,无商铺,一套沈阳的100平米房子,但是有着12万的存款,那么我们说谁更富裕?谁的净资产更多呢?

我们大致推测一下,沈阳排在人均存款城市的第2名其实也是有道理的,那么它可能存在的原因是这样的:

1.沈阳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而老人的理财观念相对更保守,更愿意存入银行。以前沈阳是我国的工业基地,当年的那批工人现在都变成了人员,他们是有着养老金和医保的保障。导致老人的财产中绝大部分都是存款。同时东北人口外流,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人口总数在下降,所以造就了人均存款数反而比较高。

2.东北靠谱的理财渠道不是很多,人们不敢轻易的进行投资和理财,更愿意放入银行进行储蓄。经济活动越发达的地区,其实投资理财渠道是更广泛的,而且人们也愿意进行投资理财活动。

3.东北的富裕程度相对比较低,过去有研究表示,越是收入比较低的家庭,有可能他的储蓄率就会更高,因为他需要将余财全部流出来,以应付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开支。而收入更高的家庭,他的储蓄率就会低,又遇到未来的风险时,它可以有着多方的筹措资金能力,包括借贷能力。

我国城市的富裕程度,现在差距真的是越来越大了。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真的想离开家乡去外地发展,自己可以根据这个表,去好好想想应该去哪些地方?

沈阳城市住户存款排第二位,分析其主要原因之一,沈阳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由于气候寒冷、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年轻的一代,大学毕业后,基本上选择留在外地,人口流向经济富裕的江浙一带 工作。

留在城里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故土难离呀。这些老年人大多数都是退休职工,国家的养老政策好,退离休人员养老金连年上涨,这些老年人养老金都不低。

由于老年人投资理财观念不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比较少,大多数人选择银行储蓄存款。这是造成人均存款比较高的最主要原因。

分析第二个原因,沈阳作为重工业城市,大中型企业密集,职工工资收入比较高 ,工作也相对稳定。职工收入结余比较多,相比南方人来说,北方人投资理财意识比较弱,首先存银行定期存款,认为更安全。而南方人的投资理财是多元化的,买理财、买股票,经商办企业等等。这也是造成沈阳存款高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商品房价格不高,购房压力不大,也是居民沉淀存款的一个原因。

存款多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没有投资渠道

老年人多,老年人退休金少,多数只有2000多元,省吃俭用也要存钱,不然一旦有个大事小情就没有了办法,如果是退休金多,这月花光下月还有不少收入,就不必存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