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皮影戏的人物
漳州皮影戏所刻的人物,脸谱造型夸张,发型、头盔精致,服装花纹细腻,图案近似宋代笔法,但不着色。演出的形式:将影窗竖立于桌面上,四周以竹竿或木杆撑住,悬挂帷幕,成为一个匣形的小戏台。艺人蹲着或盘腿而坐,手持皮偶杆子贴近影窗操弄,用油灯的灯光照射出影子,配合锣鼓音乐来演唱。民国初期,漳州北桥街(今大同路)有一位演技高超的老艺人“牛仔师”,他双手能操纵两个角色,两脚能敲锣击鼓。皮偶放靠在影窗边时,还会乘势以双手拉二胡,整台戏可以单独胜任。他擅长演文戏,不论生、旦、净、丑,都能演得惟妙惟肖。特别是演丑角“大头旺”(旧皮影戏中最突出的皮偶),常以风趣的语言来引起观众发笑。戏一演完,则以手指捅破影窗的白纸,口中念着:“纸破戏煞(完),别暗(晚)才来看。若要请我搬(演),一出两块半(二元五角)。”东门岳口也有一位著名的皮影老艺人,绰号“纸影福”。他擅长演武戏,两手能操纵四个皮偶对打,姿势生动,场面不乱。还能做出翻跳、腾空等动作。影窗两边常挂着一对联:“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当时皮影戏艺人的酬劳,在地方戏曲中算是最低的。艺人曾自编一首民歌来形容其生活困苦:“演纸影,最艰苦,演一夜,二三元。有演戏,三餐勉强度;戏无演,路边拾破布。”
辛亥革命以后,漳州的皮影戏逐渐衰落了。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南北军阀数次混战,社会不安宁,影响业务,艺人多半改业谋生;二是旧社会轻视戏班艺人,认为是下九流,大家不愿意学演皮影戏;三是老艺人一死亡,后继无人,造成失传。民国初期,漳州地区还存在三四个半职业的皮影戏班,到了1930年左右,这个古老的剧种就已经消逝了。
抗日战争期间,皮影戏又在漳州重现异彩。漳州“芗潮剧社”以龙溪抗敌后援会的名义,成立了一支七八人的“抗日皮影戏宣传队”。编演抗战题材的剧本,如:《抗日英雄小白龙》、《金门失陷记》等剧目,巡回演出于漳州、华安、南靖等地。吟唱运用“锦歌”曲调和抗战歌曲;操纵方面增加人物关节活动,能转身、点头、开枪、开炮、取物等,又能表演飞机扔炸弹、房屋倒塌、战舰行进等场面,并配以音响。舞台设计能折合,影窗增大,照明用汽灯或电灯。皮偶也增大而且着色。当时对皮影艺术进行这样的改革,在漳州地区可以算是首创的。可惜这支轰动一时的皮影戏,寿命不长,成立不上一年的时间,即被当地的国民党政府解散。从此,漳州广大的人民群众就看不到他们喜爱的皮影戏了。 根据已故文学家孙楷第先生考据,皮影戏始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公元七世纪-八世纪)。当时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渡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
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之一种,宋人高承著《事物纪原》说:“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
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还介绍了影戏制做材料的演变和表演的内容:“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皮(羊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这里所说京师人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宋代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影戏之类。宋代影戏相当繁盛还表现在制做镂刻影人的艺人,成为见于记载的专门行业。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别称,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当时影戏还有不同的种类,《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章说:“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滑稽影)”;《都城纪胜》“杂手艺”条说:“有‘手影戏’一种”;《武林旧事》元夕条云:“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在南曲曲谱中有“大影戏”曲调一种。
“乔”字在当时作“伪装”解,瓦子诸艺中有“乔相扑”一种,就是滑稽摔跤,“乔影戏”可能是由真人模拟影人的动作形式,做出种种滑稽可笑的样子,引人发笑。如果当时的影戏不是极为喜闻乐见,就难有“乔影戏”之说。
“手影戏”从字面讲可能是以手的各种形象表现各种影象,可能是今天人们利用灯光,在粉壁上,以双手变化,在灯光投影下做出各种动物形象的游戏表演,也可能是手上表演的小形影戏。
“大影戏”明确说明是以“人为”之的表演,从这段记载可以推想,宋元时代一些戏曲从傀儡、影戏中吸收动作和音乐滋养的情况。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做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十四世纪初,波斯有位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记载一段有趣的影戏交流史料:“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即为影戏)。
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从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的一首咏赞影戏的诗中,可见一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明代影戏还保存着宋代讲史的传统,这段影戏表演的就是公元前三世纪刘邦和项羽争夺中央领导权的战争——楚汉相争的史实:
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
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皮影戏流传的地域极为广阔,最北到黑龙江省,最南到广东省,西部到青海省都有皮影戏,中原地区陕西有牛皮娃娃影,江浙有羊皮影和山西有纸窗影。有的省区还有不同流派,如河北省就有西派和东派之分,西派为北京影,又称蒲团影,东派为滦州影,也叫乐亭影或唐山影。
有的省区,在皮影造型上有***同特点外因唱腔和音乐,表演方法的不同又分别有不同的流派和流行地区,如陕西的皮影,按声腔和流行的地区的不同就有“阿宫腔”、“八步景”、“碗碗腔”、“弦板腔”、“拍板皮影”、“商洛道情”、“关中道情”、“安康道情”、“陕北碗碗腔”、“安康越调”等的区别。如“拍板皮影”主要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又称“老腔皮影”,据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惟挑竿的为唱者之主,其他人员帮腔。乐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紧张时,一人用力拍板节奏,形成特色,故称“拍板皮影”。所演剧目多为表现“春秋战国”和“三国”历史故事为主,无才子佳人戏。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除“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外,也有《碧玉簪》一类才子佳人戏。
“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等地区。故亦名华剧。其音乐唱腔婉转优美、柔和细致。乐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形如小铜钟)、边鼓、云鼓、手锣、大锣、马锣、梆子、唢呐、大号等。‘碗碗’为其主要击节乐器,故名“碗碗腔”。耍竿子者专管人物表演,不唱不白,弹月琴者兼打边鼓、堂鼓、手锣,并在幕内专唱和白,故名“前首”;掌二弦者兼管铙钹、哨呐、大号;敲碗碗者带打梆子、大锣、马锣、铰子等,仅五人就可以唱全剧。挑竿者双手掌竿,以作人、马各种动作。文场动作与生人无异;武戏跌打厮杀,马上马下,极为生动。传统剧目有250余种。
从以上简单例举,即可以看出皮影戏在陕西一省内就有多种唱腔,多种流派的表演艺术,它的音乐吸收曲艺、戏曲,又滋补了戏曲与音乐的不足,流传地域极为广阔,各地的皮影戏都有独特风格,实在是中国皮影戏独具的特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