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名的由来
法门寺在陕西扶风县的法门乡。
传说在周朝时,法门乡有个书生叫法阿门。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因粗同文墨,很关心社会命运,同情百姓疾苦。后来印度佛教传到周朝的京畿地区,法阿门对佛教教化民众行善积德,普渡天下众生的教义很是赞成。他就信奉了佛教,设立教坛,宣扬佛教教义。许多百姓为他宣传的佛教所感化,人际关系大为改进,彼此尊重,和睦相处,生活变得安宁而和谐。可是周朝天子却把法阿门宣扬的佛教视为邪说异端,降旨将法阿门关进监牢。法阿门不服,在监牢中继续宣扬佛教教义,赢得了许多同牢难友的同情与信赖。周天子一气之下降旨将法阿门杀死。
佛教信徒法阿门被杀事,后来被正在患重病的佛祖释迦牟尼知道了,佛祖对法阿门的遭遇非常同情。在印度国王阿育王来探视他时,他对阿育王说:“我入化后,请将我的骨骼送一段给周朝法阿门的家里,其他的送给世界各地。”不久释迦牟尼死后,阿育王遵照佛祖的遗愿,将火化后的佛骨分成4万8千块,特地将佛祖的指骨一节的舍利送到法阿门家里,其余的先后送到世界各地。
在佛指舍利送到之时,法阿门连忙立坛诵经。顷刻间在他家院内就耸立起一座13层的雄伟壮观的宝塔。法阿门就将佛祖的指骨舍利供奉在塔内。因为这座塔是阿育王遣鬼神送佛骨而成,故将宝塔称作“大圣真身宝塔”。周天子闻讯后决定在这里修建庙宇,于是王公庶士奔走施舍,就连平民百姓也宁可破产也慷慨捐赠,终于修建成一座庙宇,称“真身阿育王寺”。
后来,又经过很多年,佛教的地位得以确认,信徒们为纪念法阿门为传扬佛教而捐躯的义举,遂将阿育王寺改名称法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