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赤手空拳穿越回过去,那么他可以在哪个地质年代生存
好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野外生存情景中,决定这个人能否生存下来的要素是WFFS,即水(water),火(fire),食物(food),庇护所(shelter)。而在地质历史时期,则还需要考虑隐形因素空气(air)和对习性知之甚少的远古捕食者(predator)。所以,决定一个地史穿越者能否生存的要素,可以总结为 WFFSAP。如果按照维持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这个顺序我将它调整为:AWFFSP
(1)Air,空气
人类能够在地球表面生存,存在一个至关重要但却习以为常的因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有空气能够维持人类生存,后面的淡才能继续扯。氧气含量过低或者过高的环境,对于人体都是有害的。现代地球大气含氧量约为 21%,但地质历史时期却并非如此。
在距今约 26 亿年前,地球的大气层里只有十分微量的氧气。随后发生的大氧化事件(Great Oxydation Event,GOE)深刻改变了大气和海洋的含氧量——从几乎彻底的还原环境转化为弱氧化环境。
但这时的大气还是无法让人类正常呼吸——含氧量只有现代平原大气氧含量的 1/4。
1/4 的现代平原大气氧含量是什么概念?
如果你对极限登山有所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一般的登山者在攀登珠峰的时候,是要吸氧的。当然也有艺高人胆大的个中高手能够在不携带辅助吸氧设备的情况下登顶珠峰。今日被曝出不幸坠崖身亡的瑞士极限登山者乌里 · 斯特克(Ueli Steck) ,就曾在不吸氧的情况下登上珠峰(R.I.P.)。
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低,人呼吸时吸入的相对氧含量要低于平原地区。如果以平原地区的绝对氧含量为基准,可以建立一个高海拔地区相对氧含量关系图:珠峰顶上的呼吸相对氧含量,大约是平原地区氧含量的 33% ——这比 GOE 之后十多亿年的氧含量还要高呢。
既然只有人类中的佼佼者才能不吸氧登顶珠峰,那么一个普通穿越者在更低的相对氧含量下,恐怕难以幸存。这样来看,氧气可以提供一个有力的约束:最早不超过氧气含量第二次骤增 / 缓慢增加的时期。
这个时间多少亿年前呢?
现有的研究表示,这个时间大概是在8.5 亿年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之始的5.4 亿年。
总之,虽然人们还不是特别清楚在 8.5 亿年到寒武纪的这段时间里到底发生过什么使氧气含量一路走高,但作为穿越者只需要知道:地球上的氧气含量变得能够满足人类最低限度的呼吸,目前看来至少是大约6-7 亿年前至今的事。
(2)Water,(淡)水资源
在所有的穿越后条件里,水资源是最不用担心的环节。自从有了稳定海洋,就会自然存在由太阳能驱动的水循环,而水循环则意味着降水,降水则意味着有江河湖泊。只要去找,而且运气不要太差,就一定会找到淡水。因此,这一条件带来的时间约束,可以至少上溯到 40 亿年前——显然,穿越到这个时代的穿越者虽然不会渴死,但一定会窒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