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是哪位皇帝在位?
辛亥革命时是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位。
1908年12月2日,年仅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即位,成为大清国君主,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皇帝”,1909年改年号为“宣统”。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年2月2日,清廷举行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2月10日,南京参议院通过《清室优待条件》和张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诏书》。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爱新觉罗·溥仪退位。
扩展资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溥仪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百度百科-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