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银帝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背景:
《白银帝国》是一部反映晋商历史题材的电影。本片根据的小说《白银谷》改编,由台湾首富投资,美国导演克里斯蒂娜·姚执导,和饰演。
以两代山西票号——“天成元”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冲突为主线,展现清末民初康佳票号“天成元”的兴衰故事,展现晋商仁义精神。
据晋商权威学者高春平所著《晋商研究》一书显示,从清代道光初年第一家山西银行日升昌开始,晋商在清末山西平遥、祁县、太谷、太原等地开设了43家银行。
其中既没有一家名为“天成源”的山西银行,也没有一家康氏开的银行。影片中的“天成元”票号,可能是作者根据“天成亨”、“合生元”等晋商票号塑造的山西票号形象代表。
扩展数据
拍摄过程
为了忠实呈现晋商的经营理念,摄制组特地前往山西(晋中地区:祁县、太谷、平遥、榆次、灵石)。
运城地区:解州;晋城地区:晋城、沁水、灵川)、敦煌(河仓市、阳关)、青海(党金山)、天津、北京等。,在22个景点拍摄。希望通过最壮丽的场景,重现这个商业帝国昔日的辉煌。
发行方负责人于冬表示,《银色帝国》展现的辉煌商业文明是该片最大的看点。克里斯蒂娜·姚表示,全剧组在4省13县市共46个场景拍摄,后期制作走遍9个国家和地区,目的是宣传这部弘扬晋商文化的作品。
监制携手导演姚出任监制。《白银帝国》2008年9月15开机,2009年10月31关机,这几乎是一个奇迹。
在此期间,横跨北京、天津、甘肃、青海、陕西、山西等六省市的29个景区能够如期完成拍摄,得益于一批精干、高效、有才华的工作人员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
剧组去了很多普通摄制组没去过的地方。他们曾经在零下20度的严寒环境中拍摄,经常忍受刺骨的风沙,只为追寻那天晋商的足迹。
百度百科-白银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