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举鼎最初指的是谁

拔山举鼎最初指的是项羽。

拔山举鼎(拼音:bá shān jǔ dǐ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拔山举鼎”的原义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域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当时,秋雨绵绵,士卒因军粮不足,饥寒交迫,宋义却在帐中饮酒作乐。项羽见时机成熟,单身人帐,杀掉宋义,得到楚军的拥戴。在后来的征战中,项羽的一系列壮举威震天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五年后,楚、汉在垓下会战,楚军被汉军用十面埋伏之计团团围住。项羽见大势已去,叹息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后突围至乌江,因羞于见江东父老而自杀。

成语寓意:

项羽打仗很厉害,但是做事没有谋略,因而才会有最后在乌江自刎的结局。要想建立天下大一统的局面,光靠拔山举鼎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懂得重用人才、善用治国良策,笼络民心,才能成就霸业。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纵使再有天赋,也不能自作聪明,要虚心学习。事实证明,后天的努力也创造了很多奇迹,谦虚地学习才能使人们在危难来临时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