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虐待老人
85岁的老人刘大爷,因老年失智行动不便,于是家人就通过家政服务聘请了保姆到家中照顾老人。为此,刘大爷的孙女在家中还特地安装了摄像头,她通过监控录像发现了保姆多次殴打爷爷的情况。
随后,刘大爷的家属报警,据伤情鉴定显示,老人面部胸部、肘部等均有小范围的挫伤,鉴定结果显示,身体损伤程度为轻微伤。检察官也表示,通过监控视频发现老人对张保姆的殴打行为已经产生了应激反应,在保姆喂饺子的时候,老人吃了两个不想吃了,随后痛苦呻吟"别打了,我不吃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某殴打刘大爷的次数多达十余次。
20日上午,丰台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因虐待被看护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刑罚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3年内,禁止从事看护工作。
受害人的孙女表示,保姆虐待老人可能"没有具体的原因",因为在监控记录下的画面中,保姆甚至在同他人视频时还就着手机对老人下重手,目的就是为了撒气。丰台法院的法官也认为,张某虐待老人有部分原因是在发泄干活中产生的怨气。
家政服务人员在照顾老人的时候不能奢求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尽心尽力,但至少要尽到基本的看护职责。近年来网络以及新闻媒体屡屡曝光机构工作人员或家政服务人员虐待婴幼儿和老人的案例,如果不是监控记录下了这一幕幕,很难相信表达能力有限的被看护群体还要被"虐待"到什么时候。
日前海门也判处了一例虐待被看护人案,被告人施某在"照顾"92岁老人时多次实施虐待,最终被告人因犯虐待被看护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在案件调查中,被告人表示自己是因为家中丈夫罹患癌症,感到心情烦躁,在照顾老人时才做出了出格行动,在承认犯罪事实过程中施某也表示自己十分后悔。
老年人在被看护过程中遭受虐待的事件时有发生,长期在被虐待的环境下生活容易对心理造成伤害,以上两个案例中受虐待的老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这一心理和精神创伤不是短时间能恢复的。监控只是发现问题的手段,但归根究底,如何给老人更好的晚年生活才是社会亟需探讨并优化的问题所在。
由此引发的思考不仅仅是要"擦亮眼睛"给老人找个好的养老机构或家政服务人员,更重要的还是找到合适的赡养老人的方式。在尊重老人意愿的情况下,作为子女后辈也要尽己所能地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照料。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行动、语言能力会有所退化,衣食起居都需要人照顾。在日常照顾中,即便是最亲的亲人有时也会心生不耐和烦躁,因此不能全指望养老机构或保姆等家政人员。在对老人进行照料过程中,除了要尽到看护职责之外,更重要的是让老人有尊严地活着,这不仅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