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大,中***六大,中***七大各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和著作?时间地点等等

二大:

中国***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等***12人,他们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邓中夏、施存统、王尽美、邓恩铭、项英、向警予、高君宇、张太雷。他们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央作了工作报告,张国焘作了出席远东各国***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情况的报告,施存统作了关于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情况的报告。

大会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世界大势与中国***产党》、《民主的联合战线》、《中国***产党加入第三国际》、《议会行动》、《工会运动与***产党》、《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产党》、《少年运动问题》、《妇女运动》和《***产党的组织章程》等9个决议案和《中国***产党章程》,发表了《中国***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决定出版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蔡和森担任主编。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李汉俊、李大钊、向警予(女)为候补委员。陈独秀被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委员长,张国焘为中央组织部部长,蔡和森为中央宣传部部长,向警予为中央妇女部部长。

六大:

中国***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六大,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代表当时全国4万多名党员。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产党党章》。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党的六大本身主要方面和路线的正确性。

1928年3月,***产国际来电同意中***六大在苏联境内召开。4月2日,中***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开会研究召开六大的问题,决定李维汉、任弼时留守,负责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为留守中央秘书长。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和100多位参加六大的代表相继分批秘密前往莫斯科。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 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中国革命与***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了职工运动报告,***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与中国***产党的任务>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产党党章> 。

六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随后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李立三、杨殷、徐锡根为常委会候补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七大:

中国***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当时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大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和彭真15人组成主席团,选举任弼时为大会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

中国***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七大的代表***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

大会号召全党发扬三大作风,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大会选出中***委员44人,候补中***委员33人,组成了新的中***委员会。中***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准备。

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式,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基本理论,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1]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其中,中央委员44人,中央候补委员33人。随后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主席。选举任弼时为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这是一个具有很高威信的、能够团结全党的坚强的领导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