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Inside Out》中有哪些心理奥秘?

事实上,当我们回忆起这部电影,沿着上面莱利脑海中的地图再走一遍,我们会突然发现,这部漫画并不简单!

先说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情绪,一个是记忆。它们是《Inside Out》故事发展的基础。

五种基本情绪

根据中国人的说法,由内而外人格化了人的情绪——快乐、担忧、厌恶、恐惧和愤怒,这从字面上对应了五种基本情绪。

但是仔细想想,这五种情绪似乎并不能涵盖我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比如当你的好朋友突然向你表白,大多数人的第一情绪反应...应该是惊喜吧(当然有些人可能是高兴也可能是害怕)。所以可以看出主创人员做了一定的取舍。

他们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美国著名情绪心理学家罗伯特?Rutschke,后者认为人有八种基本情绪,这八种情绪是相互对立的:快乐和悲伤、愤怒和恐惧、信任和厌恶、期待和惊讶。

但关于基本情绪,业内并没有定论。保罗,一个心理咨询师?艾克曼认为,人的基本情绪除了影片中的五种,还包括鄙视和惊讶。他的依据是,这七种情绪都有对应的大家都认同的面部表情。

最终,《头脑》选择了这五种,还是化繁为简。“有了这五个,就足够我们讲故事了。”彼得导演?道吉特很清楚他想要什么。

电影中,11岁女孩莱利头脑中的五种情绪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比如恐惧帮助她远离危险,厌恶让她免受“伤害”,担忧在影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事讲完,说明盲目乐观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候,我们需要负面情绪的干预。

电影是如何把情绪对人的影响形象化的?创作人员巧妙的引入了一个控制台,顺便展示了情感的成长。

(电影最后,莱利的大脑总部就像她妈妈一样,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界面。)

一开始只有一种情绪可以操作控制台,但到了影片结尾,随着莱利心智的成熟和控制台的扩展,每种情绪都有了自己的操作界面。多种情绪同时运作,可以催生更复杂的情绪,比如尴尬、羞耻、内疚、骄傲。

记忆

相对于情绪的拟人化,如何展示更抽象的记忆在人脑中是如何工作的,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让我们看看Inside Out是如何完美呈现的。

电影中,莱利生成一段记忆,总公司生成一个水晶球;记忆有它的主导情绪,所以水晶球就有了情绪对应的颜色。爸爸给喂了李西兰花,感情小人对主人产生了反感,产生了记忆球,颜色是绿色的。

情绪小人的总部(对应人脑中的杏仁核)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情绪记忆球。这些记忆球对应的是短期记忆。

到了晚上,赖利入睡后,所有的记忆球都会通过真空管(对应于人脑中的海马体和周围脑区)被送入储存室,成为长期记忆。储藏室里放着大量五颜六色的记忆球,就像一个以脑回和脑沟形式出现的迷宫。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治疗方法,因为睡眠恰恰有助于长期记忆的处理。

当你以后想起这段记忆的时候,储藏室里相应的记忆球就会被送回总部。情感小人可以通过投影观看这个“视频”。简单来说就是记住了。

另外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打扫储藏室,那些没用的记忆球会被扔到垃圾场之类的地方。但是,大多数记忆球只是静静地在那里游荡,时间太久了,就会慢慢消失。这个过程的另一个名字是遗忘。

在处理情绪和记忆的关系时,电影是直观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当悲伤触碰到一个由乐乐主导的记忆球时,它的颜色会逐渐变成蓝色。这反映了记忆是不稳定的:当你回忆起一件往事,比如初恋,你会感到幸福(那是初恋!),也能感受到淡淡的忧伤(抱歉,初恋与你无关)。

同样,记忆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比如乐乐经常回忆储藏室里的长时记忆球,让莱利重新开心起来。

但是,心理学上似乎并没有影片中核心记忆的概念。电影中的核心记忆球,闪着金光,有着决定性的分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其实这无非是一种情绪集中性很强的记忆,或许可以解释情结是怎么来的。

没有性格的孤岛。为了表现每一个核心记忆都会强化莱利人格的某一方面,主创人员创造了直观的人格岛,如家庭岛、友谊岛、曲棍球岛、滑稽岛、诚实岛等,它们像主题公园一样存在。

看过的观众都知道,整部电影的主要剧情是乐乐和忧忧意外被推出长时记忆的储藏室,然后他们克服艰难险阻回到总公司。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跌跌撞撞地进入了赖利脑海中的各种领域。

想象之地

棒冰是这里的常客,几乎是市长,这是真的,因为这是莱利的想象。

(来自Inside Out的原画收藏)

在进入这个神奇的天堂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市长先生的构成。

它的身体是棉花糖,有猫尾巴和大象鼻子,还有海豚的一些基因(可以模仿海豚的超声波)。它色彩鲜艳活泼,它哭出来的眼泪都是各种糖果...总之,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它。

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马乔里?华盛顿大学的泰勒和斯蒂芬妮?卡尔森曾在《发展心理学》上发表论文称,7岁以下的儿童中,65%至少有过一个“想象中的朋友”。老美剧《成长的烦恼》的小女儿克里斯也有一个假想的朋友“米老鼠”。

泰勒和卡尔森的研究表明,拥有“想象中的朋友”的孩子往往比同龄人更优秀。他们通常有更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善于理解别人的观点。此前的研究也表明,拥有“想象中的朋友”的孩子可能智商高于平均水平,更有创造力,也更擅长社交。

但是,这种“想象中的朋友”一般都是在孩子十多岁的时候“离开”的。《Inside Out》中的冰棍玩家为了救乐乐,选择留在遗忘谷消失,暗示莱利告别童年,成为影片中最大的泪点。

(冰棒用彩虹火箭载着自己和乐乐走出遗忘谷,由内而外的原画收藏)

回到想象的国度,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孩子脑子里都有什么。

哦,对了,薯条!散发着美味光泽的薯条!

仔细看,这里的地面还是由拼图组成的。

各种奖杯和奖牌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源于法国的金球奖,它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足球奖项之一。球门右边那个两个大耳朵的,明明是欧冠奖杯。

为什么从小打冰球的莱利脑子里会有那么多足球奖杯?这是因为影片分为冰球和足球两个版本,足球版在国内放映。

魔法云镇

影片后半段,白云夫人报警称妻子被人拆散了。两个警察盘问她的时候,乐乐正好冲过去,把白云老太太打散了。其中一个警察(杰克)生气地把乐乐叫回来,另一个警察说:“算了,杰克,这里是白云镇。”

这句话是对1974电影唐人街经典台词的致敬:“算了吧,杰克,这里是唐人街。”

悲伤在云上哭泣的画面是向皮克斯之前的短片《狂暴的云和鹳》致敬(强烈推荐)。

岩浆河(危险又刺激)

纸牌屋(不是白宫里的那个)

图中有三种牌,分别是K,Q,r,看上面的脸。哈哈,K不是父亲吗?q是妈妈,R是Riley (Riley的首字母)。而整副牌的背面也写着r,这是莱利的国家。

仔细看,《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尼莫,作为一个彩蛋藏在远处的盒子上,下面是皮克斯下一部作品《善良的恐龙》的伏笔。

当然,女生莱利也有一个假想的男朋友。

不得不说,莱利是典型的美国女孩,她想象中的男朋友是贾斯汀?比伯(加拿大歌手)。为了加强这个梗,编剧给他加了一句台词:“我住在加拿大。”

学前教育世界

离想象中的地方比较近,内饰风格也差不多。但是因为这里的记忆接近11岁,正在经历环境和心灵巨变的莱利,所以冰棍来到这里的时候很多设施就开始崩溃了。

有被拆除的饼干城堡。

被粉碎的公主梦乡和迪士尼的地标建筑——沉睡的公主城堡看起来一模一样吗?

倒塌的毛绒玩具名人堂

还有被当垃圾推下遗忘谷的彩虹火箭。没有它,冰棒再也不能带莱利去月球了。

思维列车

在经历了莱利大脑里的各种崩塌和崩溃后,乐乐、烦恼和莱利幻想中的朋友棒冰终于坐上了思维列车,回家的路近了!

思维列车是一辆电动货车,穿梭在莱利的大脑里,开往总公司。它带着火花奔跑,没有固定的轨道,还想着任我行。

装载在思维列车上的原始产品包括白日梦和印有“事实”和“观点”的小盒子。影片中兴奋得飞来飞去的乐乐不小心打翻了这些盒子,发现这些“事实”和“观点”看起来都一样,或许是想说明莱利的思维还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或者是想指出人们经常把“事实”和“观点”混淆。

然而没过多久莱利就睡着了,所有的大脑冒险都停止了,思维列车也停了,只剩下梦...

谁说睡觉的时候没有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的空间

电影中,冰棍带领乐乐和烦恼走上了思维列车的捷径。所谓“捷径”,就是穿过抽象思维的房间。而当他们恰好遇到莱利需要处理“孤独”这个抽象概念的时候,他们在房间里被抽象成了四个阶段,几乎走不出来。

房间的门上写着“危险!禁止入内!”

第一阶段:非客观碎片化。

抽象思维开始运作,就变成了粗糙的3D几何块,看起来就像毕加索的画。

第二阶段:解构。

三个人的身体开始分离。担心也把他的头踢走了(创作的幽默感~)。

第三阶段:二维化。

然后,它们变成了二维平面图像。

第四阶段:非形象化。

在最后阶段,它们失去了复杂的形状,变成了单一颜色的几何图形。

这三个角色被简化成原型。乐乐是星星点点的火花,悲伤是眼泪,冰棍是大象(鼻子)。

机智的担忧提醒大家平躺,通过门变成线。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知活动,其基本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将具体的形象抽象出来,得到相似事物相同和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比如苹果、橘子、香蕉、菠萝都是具体的,而“水果”是抽象的概念。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儿童在11岁开始进入正式运算阶段,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电影里,莱利刚好在11的年纪,抽象思维能力刚刚被激活,所以冰棍说他之前来过很多次,从来没有遇到过危险。

梦工厂

弗洛伊德的《释梦》已经说了很多关于梦的内容。然而,梦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最神秘的领域。皮克斯这次的大脑大冒险,自然少不了一场为梦想而开的大脑洞。在电影中,梦的产生地位于大脑深处。这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室,很像好莱坞电影工作室。一进门就能看到忙碌的工作人员,各种拍摄器材,海报,电影道具。

还可以到处撞见电影明星,小粉丝看到彩虹独角兽时的表情暴露内心。

虽然人类对梦的研究尚无定论,但最公认的一个论点是,梦与现实有很大关系。在电影中,梦境的输出几乎就是一部电影,记忆就是素材,剧本的编剧就是莱利本人。之后年轻人一起上阵,化妆现场开始表演。哦,还有最重要的道具,现实扭曲滤镜,也展现了梦境的荒诞。

强大的梦境也有唤醒功能,比如从噩梦中醒来。

这一切都被拍成电影,传送到总部,由情绪化的小人物控制,也就是所谓的“梦境执勤”,遇到噩梦可以掐掉(违法吗)。

总的来说,影片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再现了梦生成的全过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只是人类对梦的一种猜测和基本理解。梦的领域太复杂了,我们对梦几乎一无所知。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梦?我们梦里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吗?为什么梦有打破睡眠的力量?.....嗯,这些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Inside Out的回答很有意思。可能你心目中的小人已经开始好奇今晚会产生什么梦了吧?

潜意识

在电影中,潜意识位于梦工厂的深处,在两个保安的大门内,隐藏着莱利最黑暗、挥之不去的记忆。"他们把所有的捣蛋鬼都带来了。"

比如恶心的原型菜花(这也是很多孩子的噩梦)

这些记忆都变成了XXXL数字。一旦释放,对大脑的影响是地震级的。最没有勇气的人害怕在梦里值班。当她在工作中晕倒时,莱利非常害怕。

影片展现了潜意识的一部分——人的内心在害怕什么。

我们还没有探索过梦的世界,对潜意识也知之甚少。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潜意识理论仍然来自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根据他的假设,人们普遍认为潜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转化为意识的东西。它具有主动性,对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影响,体现了一个人的“本我”。梦是潜意识的表现之一。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冰山理论,指出人的意识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意识只是一小部分,但大部分隐藏在水下的无意识(潜意识)对其余部分都有影响。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只是潜意识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深渊区域还有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