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安居工程:蚌埠渔民离船上岸住新房

据报道,安居然后乐业。当渔民们双脚离开渔船,住进小区楼房,融入繁荣社会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美好注解。居住环境的变迁,折射着蚌埠这座淮畔明珠迈向未来的坚毅步伐。

渔民们会记住这样的时代。多少年后,当他们再次回望,会感慨于这样一个华丽转身的现实意义。

告别水上漂 渔民上岸住新家

“活了一大把年纪,每天和渔船为伴,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岸安个家,如今梦想实现了,生活更有盼头。”在淮河上捕了半辈子鱼的渔民芦大爷,已经告别了世代居住的渔船,住进了淮上区梨花园安置小区,结束了在水上漂泊的日子。

上岸之前,老芦的家是一条水泥船。更早之前,他的家是小木船,几平方米的小船就是他们几代人的家。“船很小,也很矮,人在里面都直不起腰。稍微有点风,船就晃动得不得了。”老芦说,不足十平方米的地方,最多可以住上十几个人,条件好点以后,才开始有稳定性好点的水泥船。

水泥船虽然比较稳当,但距离岸边10多米,由木板做成的跳板与岸连通,一踏上跳板,跳板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风大的时候,同样晃得厉害。

芦家几代人都是地地道道的渔民。“斗大的字一个也不认识,除了会捕鱼,就是一身的蛮力。”老芦的儿子芦宝成说,“孩子候,船一晃就怕,往岸上跑,不肯上船。”

芦宝成的妻子说,“自从搬进岸上的新家后,孩子们连渔船都不愿意上了。”夫妻俩都没上过学,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培养孩子。淮河晨刊记者在芦宝成的新家看到,除了厨房里挂着一张渔网外,已与普通居民生活无异。

“上岸了,条件肯定没得话说,不仅我们过得踏实,小孩也安稳。”芦宝成有两个孩子,“一个技校,一个,过去回来连住都成问题,现在至少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像芦宝成一样,不少以船为家的渔民已经搬进新家,住进了梨花园安置小区、滨河西片区秀水新村一村等。

扩大覆盖面 更多家庭得实惠

随着蚌埠安居工程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搬入新居。

“搬上来住心里很快活,再也不用喝湖里的水,湖里的水也挺脏,用明矾打,船上也特别冷。”李万祥在五河县沱湖上生活了48年,船上生活条件的艰难以及孙辈的上学难,让李大爷一直盼望着早日离船上岸。

如今,李大爷已经搬进了渔民新村,过上了和岸上人一样的生活。“三室一厅的房间里暖和,又能吃上自来水,还能用上电,孙女离得近,读书方便多了。”李大爷笑着说。

“这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船为家渔民等特殊群体的生活。2013年,我市出台《关于解决市区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置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渔民上岸工程实施。

据悉,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置工程建设以满足渔民最基本的居住需求为目标,坚持节约实用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优化户型设计。在国家确定的基本户型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基础上,根据渔民意愿、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了调整。我市安置渔民的保障房面积在50-60平方米,实施的安置房和集资房项目户型面积根据实际在60-110平方米范围。

“有个新家以后,再也不用在渔船上漂着过日子了。”金汉保的新家在喜迎门小区南区,面积约50平方米,虽然不大,但对全家来说,总算是个安稳落脚的地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党和政府替俺们想得周到,卫生间、地砖都搞好了。”金汉保说,全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生活有盼头 好政策暖进心里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不少以船为家渔民等特殊群体住进了保障房,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提升,生活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渔民上岸定居后,渔民还可以打鱼为生,有门路的可以转产,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关于解决市区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置工作的意见》要求,统筹解决渔民户籍、子女上学和医保、低保养老、生活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问题,实行保障房一次性安置,改善专业渔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专业渔民的生活质量。据悉,上岸渔民就近纳入各县区街道社区社会管理,同时,相关部门将对上岸渔民的子女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就近入学;确保渔民上岸定居后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享受与周围普通居民同样的医疗救治服务。同时,我市把以船为家渔民全面纳入就业创业、职业技能服务体系,享受培训补贴、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使渔民充分享受到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公***服务,提高渔民的生活质量。

上岸渔民老王说,从小生活在船上,没念过书,熟悉了水上生活,除了打鱼,没有一技之长,到岸上之后生存都是个问题。“原本想这辈子也就老死在船上了,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帮助我们上岸,解决了户口、房子问题,我也找到了工作,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