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的独立团出了三大营长,他们分别是谁?
1920年的黄陂径之战,是叶挺的成名之战,这一战中,叶挺一举击溃四倍于己的敌人,名震全军,因为这个战绩,被任命为大元帅府警卫团的二营营长。
1925年,国民革命军进行扩编,叶挺也被提拔为团长,他被任命为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独立团团部设在肇庆阅江楼,当时全部编制全总***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
独立团成立之后,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多次以少胜多,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被誉为铁军。在叶挺的带领下,他下辖的部属也都成长极快,尤其是成军之时的三位营长,不仅战功卓著,为北伐事业贡献颇多。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北伐名将手底下的将佐都有不俗的表现。
这三位营长,都出身黄埔军校,其中毕士悌是朝鲜人,当时是黄埔军校教官。周士第1955年成为上将,许继慎则是红一军的首任军长。
周士第
周士第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当时的黄埔就是为了培养士官的学校,所以周士第一毕业就受到重用。他被任命为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并着手组建铁甲车队,因为当时的他已经是***产党员,所以这个铁甲车队也是理论上***产党第一支武装队伍,这也奠定了周士第在军队中的资历。
1925年11月,在原铁甲车队的基础上,扩编为独立团,周士第出任第一营营长,周士第的成长毕竟快第二年4月,就晋升为独立团参谋长,半年后,1926年10月,周士第接替叶挺担任独立团团长。
有个有趣的现象,1927年后,周士第担任第25师师长,当时陈毅为25师73团指导员,林帅为见习排长,后来这两人都成了元帅。而周士第1955年授上将衔。
许继慎
许继慎和周士第一样毕业于黄埔一期,比起周士第,他算是个冷门人物,因为他1931年就被逮捕遇害。和周士第一样,先后担任独立团队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务。
后来红军组建之后,许继慎出任红一军的首任军长,当时徐向前是他的副手,许继慎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红一军建立后,他仅用两个月,就毙伤敌军7000余人,队伍由最初2300人发展到5000余人。可惜的是,1931年11月意外遇害,年仅30岁。
2009年许继慎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意外,他的大名或许早就家喻户晓。
毕士悌
这位也是个冷门人物,更为冷门的是他本来是朝鲜人,因为朝鲜三一运动,而来到中国,后来去云南讲武堂学习,192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25年被推荐到黄埔军校,并且担任教官。
年底组建独立团之后,毕士悌被任命为第三营营长,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期间,毕士悌的第三营是作为前锋的角色存在的,一直是北伐排头兵中的排头兵。
1936年,毕士悌率军东征时候于黄河边受重伤而死。
这三位营长,当时都是叶挺的部下,但是后来都可以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