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本家、经营之神是谁?

阿曼德·哈默这位美国实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人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1898年5月21日生于美国,在上大学时,即开始经营父亲留给他的药厂,获得很大成功,成为当时美国惟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1921年赴苏联,成为贸易代理人,获得巨额财富。1956年58岁的哈默收购濒临倒闭的西方石油公司,逐步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1974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高达60亿美元。哈默一生与东西方政界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从他经营的各种行业来看,可谓无往不胜。无论是与苏联人做粮食、铅笔、毛皮生意,帮赫斯特卖珍玩,还是经营威士忌酒、石油,都一一获得大利;从他的对手的角度来看,也不得不惊呼“哈默是无敌的”。

然而,“无敌的”哈默,“经营之神”哈默,却栽过一个不大不小的跟头:对方出了远不是他能接受的价,他坚决不要,可几次较量后,他不得不接受对方的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吃到一块好牛排委实不易。受此启发,哈默踏人养牛业这一行。牛要卖得出好价钱,很大程度上系于种牛的血缘、质量。

正好,其时有一头名叫“埃里克王子”的得奖种牛,在密苏里州拍卖,这头种牛被养殖专家誉为本世纪最佳种牛。开始时,哈默想出个“大价”,用1.5万元买下。但一个叫奥布莱恩的企业家比他更出得起价,以3.51万元将它买下了。退而求其次,他以2.75万元,买了前一年国际种牛赛冠军——“野蛮王子”来繁殖牛群,到后来一年收入上百万元。这使他更加感到“埃里克王子”的可贵。

正在这时,一位兽医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埃里克王子”患了阳萎病,而且据他的分析:它的病仅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还可利用其精液进行人工授精。

听到这个消息,哈默心花怒放,当即打了个电话给奥布莱恩:“莱斯,老朋友,把您的‘王子’卖给我,怎么样?”

“我很乐意这样做。”奥布莱恩的答复竟是出奇的爽快。

“好,你打算出什么价?”

“10万元。”

这一棒把哈默简直打昏了。他不由吼骂起来:“您疯了吧?我刚听说您这头牛不能再交配了,而且一年多没有交配过了。”

“那您为什么要买呢?”对方竟反击说,“我知道您想干什么。大学里已经派人来讲过,‘埃里克王子’还可以作人工授精的种牛呢?”

原来对方已洞察了自己的心理!哈默有些气馁了。他当即以很委婉的语调向对方讨价还价:“我也仅仅是碰碰运气而已。谁也没真正证明它还能生育。这样吧,‘埃里克王子’已给您服务这么久了,我一分钱不少,照原价给您,怎么样?”

“10万元。”对方寸步不让。

咬咬牙,哈默立即将价拉了1倍多:“我们折衷一下,7.5万元,不过您得让我做次试验。好不好?”

奥布莱恩稍微沉吟了一会,接着说:“好吧,你来吧!”

哈默带着兽医去了,试验结果十分满意。于是他掏出7.5万元的支票交给奥布莱恩。

奥布莱思接过支票看了看,又把它还给哈默:“钱不够。”

“怎么?不是讲好7.5万元的吗?”

“不,我没有讲同意7.5万元成交,我只是同意你到这里来做试验。”

这简直是十足的无赖!哈默气昏了,转身就走。奥布莱恩在背后微笑着目送他。

次年12月,最负盛名的芝加哥国际牲畜展览会开幕了,哈默带着一头年轻母牛参展。此时的哈默尽管在养牛界已很名气,但可惜的是,他的牛却从未得过芝加哥展览会的世界冠军。这一次却大不相同,这头母牛也是“埃里克王子”的后裔,作为牛犊时,哈默就出了5000元的高价将它买下,同时他又请了一些最有名望的专家来饲养。他志在必得,养牛界的许多同行也认为冠军非它莫属。

可没料到,这头母牛仅得一个亚军。冠军还是被“埃里克王子”的另一“女儿”抢走了!奥布莱思的电话:“莱斯,我愿意出你要的10万元……”

终于,这笔生意,还是以比奥布莱恩当初买人价高6.49万元的价成交了。

1921年的苏联,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地安稳度过一生。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正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做出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可怕的苏联。当时,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作是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作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中航行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没隔多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负责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一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朋友告诉他: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这家公司请求哈默给予帮助。对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同意借给5万美元作为尝试,让该公司钻两口油井,将来得到的利润各占一半。哈默的打算是:如果这两口井是枯井,这笔钱可以根据当时的规定,作为亏损从应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

出乎哈默意料之外的是: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初次尝试的成功,引起哈默在石油行业进行冒险的极大兴趣。1957年,他干脆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转化为股票,成为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当上该公司的总经理。

石油钻探事业毕竟是一项冒险性很大的行业。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但仍无所建树。哈默计划集中余力,攻克难点。这计划吸引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他向哈默建议: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这地区可能有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下来。

哈默接受了意见,汇集了一大笔钱,投入这一冒险活动。这个地质学家挖井定位为离开那几口废井大约600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8600英尺的深度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价值2亿元。几个月以后,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田。

1966年,西方石油公司来到盛产石油的利比亚。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哈默要同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争夺,似乎有点不自量力,这些石油巨头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打倒。但哈默依然乘坐一架由轰炸机改造的飞机赶来了。他采取了独特的投标方式。他独出心裁,用红、黄、绿三色彩绸做成投标书,正好和当时利比亚的国旗颜色一样。并且,他还在投标书中特别注出: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标,公司将为国王先祖所在地的绿洲造一个漂亮的大花园。这样,哈默成功地创造了开发利比亚石油的机会。他一举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颇有名望的竞争对手大吃一惊。

但是,这两块地很快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井。每打一口井就要花费300万美元,另外还得花费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不可告人的贿赂金。董事会里有些人开始把这项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连公司里的第二大股东里德,也主张应该撤退。哈默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脾气,他大力支持公司的地质家采用电子计算机探测新技术,终于打出。了9口油井,其中一口井年产7.3万桶,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

利润开始像石油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冒险又一次取得成功。

西方石油公司海外石油事业的另一个具有冒险性而获得成功的投资,是对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1972年,该公司在北海连钻三口都是枯井,每口井的代价为2.50万美元。幸而最终得到上帝垂青,钻出了石油,获得了成功。

目前,公司已与英国的格蒂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和报界大亨汤普森的苏格兰石油有限公司等组成北海开发石油的财团,西方石油公司占有36.5%的股份。

犹太人在中国

早在唐代就有犹太人从陆路经古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但较多的犹太人是在北宋时期以后从印度转道进入中国的。

当时,这些犹太入主要的活动是经营商业,尤其是出售布匹。开封当时是北宋的都城,有近百万人口,经济非常繁荣,这样就为这些善于经商的犹太人提供了发挥的广阔天地。

名扬开封府的石璞就是这些犹太人当中的一个。在清朝康熙年间,石璞来到河南省开封北土街创办“石子玉汴绸庄”。是一间自产自销的丝绸手工工场和零整批销店。石璞是位机敏而勤劳的犹太后代,他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发觉丝绸行业有发展前途,从而决心在这方面开创自己的事业。善于心计和有远谋的他,在开创丝绸事业中不急于求成,而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待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打下基础后,才直接介入。

当他真正独立经营之时,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炮打响,使自己的经营一往无前,击败各方面的竞争者。石璞的丝绸业务经营是从当丝织厂学徒开始的,当他立志创办“石子玉汴绸庄”之后,他不嫌弃当学徒的收入微薄,也不畏惧学徒工作的艰辛,到一间丝织厂去当学徒。在那里,他埋头工作,不怕苦和累,样样工作都争着去干,由于细心观察和注意学习,他每项工作都很快上手,干得出色。厂里有些人笑他是小黄牛,不明白他这么卖力当学徒所求的是什么。石璞如此卖力工作,为的是熟悉织造丝绸的各种技术,掌握有关诀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丝绸技艺迅速提高,老板很赏识他,很快把他当做技工使用。经过几年的学徒生活和几年技工生涯,石璞成为一位丝织行业的能工巧匠了。此时,时机已成熟,他找了个适当的理由,以自己前段积攒的一点积蓄和学习到的本领,创办“石子玉汴绸庄”。开始之时,他的绸庄是间狭窄的小工厂,三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后大半截是工厂,其内是机房、剪裁、纺织、绣花、平熨等加工场地:前小半截则是零售、批发展卖店。就是这么一个前店后厂的小绸庄,石璞自任老板,又是技师,并且是推销员。

由于石璞织造丝绸的技艺超群。做出的产品倍受顾客欢迎。他织造的各色绫、绸、纱很快驰名各地,远销全国及海外。传说石璞曾经因此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随着生意的兴旺,石璞的加工厂和绸庄逐步扩大,成为开封乃至中国数一数二的大绸庄。他们生产的黄绫色光绚丽,质地细密,轻柔飘洒,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产。当时河南地方乃至全国的大吏和富豪常用这种黄绫上贡皇室,号称“贡绫”。石璞开创的汴绸庄由于经营得法,在他自己及其后裔的努力下,蓬勃发展,经历了九代清朝皇帝,直至民国年间,前后达200多年。留下了许多关于石璞和“石子玉汴绸庄”的传说故事,如《十二个金牛犊儿的故事》、《康熙私访汴绸庄》和《石子玉汴绸庄的好丝绸》等。

近代又有一些犹太人社团在中国兴起,它们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天津和上海等几个大中型城市。

在19世纪中叶,精明的犹太商人他们特有的商业眼光,瞄准了黄浦江畔的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前来“淘金”。近代来到上海的犹太人以英籍居多,大都来自英属印度、埃及和伊拉克等地。从鸦片、茶叶、丝绸贸易开始,后发展到工业、金融、房地产等方面,逐渐成为上海乃至远东最富有的一个犹太商人集团。

第一个来上海谋发展的犹太人是大卫·沙逊。沙逊家族不仅最早来到上海,而且经过100年的经营发展,成为上海外商中的首富。大卫·沙逊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大约在19世纪初迁到英属印度的孟买并加入了英国籍。

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不久,精明过人的大卫就来到了上海,于1845年建立了沙逊洋行。这个洋行靠从事非法的鸦片贸易起家,没有多久就牟取了巨额的暴利。沙逊洋行先后在伦敦、香港、上海、横滨、长崎等地开设了分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商业帝国。后来大卫又转向金融业,他与其他几家洋行于1864年***同创办了著名的汇丰银行,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经营。到大卫·沙逊1864年底病死时,这个家族的财产已多达400万英镑。沙逊家族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经营了整整100年,经历了四代人,到该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维克多·沙逊时,沙逊集团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上海首富。沙逊集团有上海地产有限公司、汉弥尔登信托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等多个公司。旧上海***有10层以上的大楼28座,沙逊集团拥有其中的6座。到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时,沙逊集团在上海的投资涉及纺织、食品、建筑、交通、金融等13个行业的24家企业,总资产达50亿中国法币。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沙逊集团开始将其财产从上海向国外转移。

到上海解放前夕,新沙逊洋行将其总部从上海迁往巴哈马群岛的拿骚,结束了沙逊家族在中国100年的历史。

另一个传奇人物就是本书中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过的阿隆·哈同。他的发家经历和经营技巧,我们在前面已分别做了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他去世时,他的遗产中仅不动产部分就有土地近500亩,各种建筑1300余所,遍布上海的繁华地段。哈同的传奇不仅由于他经营的能力,而且还由于他与中国社会的密切关系。大部分来上海的外国冒险家多数都不打算在这里定居,他们的目的只是在这里发财享乐。即使沙逊家族这样以上海为基地的大财团也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建立了分支机构,一旦中国情况有变,马上就把其财产转移到国外,一走了之。而哈同则不同,他不但在中国发了财,而且还深深地进入了中国社会,在上海安居乐业。人们对哈同热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关系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认为他已在思想上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他的一种谋略。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活动说明他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社会,而且他的这些活动在客观上对近代上海的文化事业、市政及经济建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上海的犹太富豪中。除了沙逊家族和哈同外还有很多的犹太商人。他们的财富虽然没有沙逊、哈同那样巨大,但也是些有名的百万富翁,在近代的上海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比较著名的有嘉道理家族、埃兹拉家族以及安诺德家族等。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上海犹太商人的活动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并从此走向衰落。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沙逊集团等一些犹太企业就开始将其资产从上海转移到其他的国家。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对各国外商的财产进行了掠夺性的接管,这些犹太商人也未能幸免。之后,中国又开始了内战,时局非常混乱和动荡。上海的犹太商人意识到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机会很小了。纷纷开始撤出资产,沙逊集团将其总部迁到了巴哈马群岛,嘉道理家族将其经营中心搬到了香港,还有一些迁到了美洲、欧洲、澳洲。

在近现代,中国的哈尔滨曾是犹太人在东亚地区的最大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犹太人在哈尔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犹太人在哈尔滨居住的几十年里,经济活动十分活跃,创办了众多的工贸商服企业,为哈尔滨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些工业包括采矿、冶金、金融、流通、宾馆、林业、面粉、制油、酿酒、制糖、烟草、建筑、印刷、出版、仓储、运输、畜牧等行业领域。犹太人还通过他们的贸易才华,开创了中国大豆输出欧洲的历史先河。

犹太人最初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工而移居哈尔滨的。这条铁路的修建对犹太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商业契机。哈尔滨犹太人借助与中东铁路公司内上层犹太人的关系,承包了中东铁路工程、林场、煤矿,开办航运公司,并为从事中东铁路建设的俄国工人和中国工人提供生活服务,不少人因此而大发其财。

著名的斯季德尔斯基家族就是这样发迹的。1903年,他获得了韦沙河等五片森林的采伐权。1909年开始经营扎责诺尔煤矿,1924年又获得穆棱煤矿的经营权,成为中东铁路燃料的主要供应商。

另一个重要的犹太家族索斯金家族则开办了航运公司。

自中东铁路修建后,哈尔滨犹太人先后在面粉、制油、酿酒、制糖、烟草、畜牧、建筑、印刷、出版、仓储等行业中创办了众多企业。为哈尔滨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1908年创建的、由犹太人卡甘经营的阿什河糖厂,是中国第一家甜菜制糖厂,在中国工业制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创办于1914年的华英油坊,设备先进,使哈尔滨的食油业最终进入了欧美市场。

有趣的是。犹太人还于1906年和1907年先后开办了哈尔滨最早的烫发店和西服制衣厂,培养了一批中国技师。

除了创办企业,精明的哈尔滨犹太人当然不会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商业活动。

他们在皮毛鉴定方面具有卓越的见识,哈尔滨及东北的95%的毛皮商都是犹太人,在这一领域,他们具有绝对的垄断优势。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引进西药的城市之一,犹太人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在哈尔滨及中国东北从事西药贸易的几乎全是犹太人。

在出口方面,1907年,哈尔滨犹太人比特克诺夫斯基首次将中国产大豆销往欧洲,开创了中国大豆出口欧洲的历史先河。

1922年,伊·索斯金等犹太商人创办了哈尔滨远东商业银行;1923年,哈尔滨犹太人集资创办了一家民营银行——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1926年,哈尔滨犹太人又创办了哈尔滨协和银行。此外,带有国际犹太资本的银行还有华俄道胜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

特别是1898年设立的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是哈尔滨及东北地区最早出现的一家外国银行,也是哈尔滨近代金融业的开端。

据1926年的统计资料,哈尔滨的犹太工商企业达489家,工业部门种类达28类,商业25种;在东北三省的外国人总资本中,犹太人商业占31.6%,工业占46.5%。

在“哈尔滨交易所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中,总***13名委员及候补委员,犹太人占了8席,而且交易所议长之职始终由犹太人担任。

1927年,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势力出现衰退趋势,俄亚银行的破产使许多犹太商社蒙受巨大打击。1932年,日本占领哈尔滨,犹太人受到排挤迫害,许多犹太商店倒闭,一些犹太人被迫离开哈尔滨,前往上海或美国等地。

此后犹太人又相继建立了一批小学、中学以及各类专门学校,如商业会计学校、钢琴声乐学校、音乐艺术学校、小提琴学校等,为犹太社区和哈尔滨市培养了一批商业、音乐人才。

1912年,犹太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一座民族图书馆,藏书15000卷,上至拉比文学、犹太圣诗,下到当代高雅文学、儿童读物,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文化需要,是当时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图书馆。该图书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是哈尔滨犹太人的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犹太人还热衷于创办报刊,传播各种信息。其先后创办了《犹太言论》、《远东报》、《犹太生活》等十多种报刊。这些报刊宣传介绍了哈尔滨犹太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使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同外部世界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2月9日,英吉利一亚细亚电报通讯社创立,它是***产国际在哈尔滨设立的秘密新闻机构之一,社长是英国犹太人哈同·弗利特。

哈尔滨犹太人还创办音乐学校、剧团、乐器商店,举办音乐会,为西洋音乐在哈尔滨的传播、生根做出了杰出贡献。1910—1922年,哈尔滨犹太人曾创办“意马尔达格”希伯来音乐、文学和戏剧协会,聚集了众多犹太音乐人,对哈尔滨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20年代,有许多犹太音乐名人在哈尔滨各音乐学校任教,其中有赫赫有名的彼得堡音乐学院金质奖获得者B.N.特拉赫腾伯格和为躲避德国纳粹迫害来哈尔滨避难的柏林交响乐团副首席赫尔穆特·斯特恩。这一时期,哈尔滨还拥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由于有特拉赫腾伯格等一批犹太音乐大师的加盟,该乐团可与上海工部局的交响乐团媲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两大交响乐团之一。那个时候,经常有世界级的犹太音乐家到哈尔滨演出,其中包括被誉为“神弓”的小提琴演奏家海菲茨和有“埃尔曼音”之雅号的埃尔曼。

在演出和教学的同时,哈尔滨的犹太人还开办了“康季莲娜”乐器店,经营各种管弦乐器、乐谱、唱片等,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乐器商店之一。

二战结束后,在哈尔滨定居的犹太人陆续离开中国,移居欧美各国。如今,在以色列、澳大利亚、美国及英、俄等欧洲各国,都能找到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