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故事品读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陶行知教育故事一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
陶先生非常善于演讲,他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谁听了都会被他深深吸引,为他演讲中强大的逻辑力量所折服。在他一生无数次的演讲中,有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那是陶行知1938年在武汉大学做的一次演讲。那一天,大礼堂里挤得满满的,不仅全校师生都来听,连附近学校的师生和各界人士都闻讯赶来。他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并听他说些什么。
会议开始后,有几位先生先后上台作了演讲。轮到陶行知时,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他戴着眼镜,穿着西服,未曾开口,先向全场扫视了一遍。大家屏息凝神,都望着他,等他开口说话。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准备把陶行知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陶行知并没有讲话。他从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公鸡喔喔地乱叫。台下听众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着,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他左手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直叫不吃。陶行知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米?
陶行知又向会场扫视了一圈,加重语气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因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去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陶行知讲完,把公鸡装进皮包,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讲完了。?便退下场去了。
听众们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只是过了一会儿,会场上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边鼓掌边喊:?好!陶先生讲得好!讲得好!?
陶行知教育故事二学校里谁也无权搞特殊
南京晓庄师范开办时,学校聘请了一位高姓校工。陶行知很喜欢这位校工,觉得他虽不识字,却耿直率真,颇有诗人气质。当时曾有人建议解聘该校工,对这一提议,陶行知断然拒绝,并说?他也是我们当中一个,决不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当听说这位校工不听调度后,陶行知即刻写一信给他,真诚地奉劝他要尽本份、守职责。
陶行知说道:?我们主张人类平等:校长和校工一律看待,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要尽本分。校长不尽本分,校长的饭碗便要打破;校工不尽本分,校工的饭碗也是要打破的。?又说:?您倘若诚实到老,尽本分,听调度,帮人忙,和气待人,那您便是我们晓庄理想的校工,也可以说是校工中之圣人,保您有个铁饭碗,永远打不破。您要不信我的话,那便是瓷器饭碗,随时可以打破的。?
在主张人人平等的同时,陶行知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互助品质,引导学生在说话做事中学习如何商量合作。?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互助即自助,一个人如果没有互助的习惯,他在社会上也是断难生存的。陶行知曾在他所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寓言小说《古庙敲钟录》中,诗意地表达了他对平等互助重要性的认识。?你若是办一个工场,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工人之长进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工场了。你若是办一个学校,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师生之生产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学校了。你若是在改造一个社会,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各分子之生产与长进的机会,便立刻变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了。?
1931年,陶行知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长文,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及其教育的出路在于平等互助。?不但我们民族的出路是平等的互助,即世界人类的出路,也在平等的互助?,?教人建设平等互助的世界?是学校组织必须履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陶行知对我国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予以批判,提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学校里的一切成员,无论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权搞特殊。
陶行知教育故事三伍豪事件
1932年2月,国民常特务在上海炮制了一个所谓《伍豪等脱离***产党启事》,并强令各报必须刊登。当时《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也收到了这份启事。他知道伍豪是周恩来先生的化名,事关重大,他一时难以决定,便立即找来陶行知先生商议。这时陶先生应史量才之聘正担任《申报》总管理处的顾问,协助《申报》实行革新计划。史量才说:?这启事来头大,不登恐怕不行。?
陶先生将启事反复看了几遍,发现这个启事称?二百四十三人脱党?,而具名只有?伍豪?一人,有明显的漏洞。陶先生果断地说:?压两天再说,你看如何?史量才点头同意。上海各报都被迫登了这份启事,人们争相传说,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特务见《申报》不登,气势汹汹前来责问,再三施加压力,史量才左右为难。这时陶行知先生已经从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处得悉,周恩来先生其实早已离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根据地瑞金,反动派炮制假声明,完全是为了混淆视听,扰乱人心,妄图瓦解地下党组织。
为了揭穿这个阴谋,地下党巧妙地拟了另一则启事,交陶先生送《申报》作为广告刊出。陶先生又立即与史量才商议,在登出《伍豪等脱离***产党启事》的同时,把地下党拟的一则启事一并刊出,这则启事的内容是:?伍豪先生鉴:承于本月十八日送来启事一则,因福昌公司否认担保,致未刊出。?细心的读者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脱党启事中的伍豪并非伍豪本人,乃另有其人。
过了几天,地下党组织又托人请《申报》常年法律顾问法国巴和律师,代表周少山(周恩来的别名)发表重要启事,交陶先生送《申报》以醒目大字标题刊出:?兹据周少山君来所声称:渠撰投文稿曾用别名伍豪二字,近日报载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脱离***产党启事一则,辱劳国内外亲戚友好函电存问。唯渠伍豪之名除撰述文字外,绝未用作对外活动,是该伍豪之名除撰述文字外,绝未用作对外活动,是该伍豪君定系另有其人,所谓二百四十三人同时脱离***产党之事,实与渠无关。?至此,国民党反动派阴谋遭到彻底破产。
陶行知教育故事四诚挚的友谊
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抗战期间他困居重庆,贫病交迫。陶行知先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请他担任育才学校的历史老师,生活上也对他非常关心。翦伯赞住在一间斗室里,天天埋头写《中国史纲》,经常写到深更半夜。为了提神,他有了吸烟的嗜好。但生活贫困,买
不起好烟抽,劣质烟呛得他拚命的咳嗽。夫人关心他的身体,一直劝他戒烟。为此,夫妻俩还闹了别扭。有一次,翦伯赞夫人淑婉要求陶行知先生来劝他戒烟,陶先生深知翦伯赞的脾气,委婉地说:?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我看就不必逼着他戒烟了,就让他抽吧,不过要尽量少抽点。?翦伯赞非常感激陶先生的体谅,高兴地说:?知我者行知也!?陶先生自己是从不抽烟的,也谢绝朋友敬烟。但为了能让朋友翦伯赞抽上几支好烟,他开始接受别人的敬烟。有一次,一位外国朋友敬了陶先生一支烟,陶先生一看,是大名鼎鼎的骆驼牌香烟,他高兴极了,立即用白纸包好,并写了一首小诗,托人送给翦伯赞先生。这首诗写道:
抽一支骆驼烟, 变一个活神仙。
写一部新历史,流传到万万年。
翦伯先拿起这支骆驼牌香烟,心里非常激动,他由衷地感激陶行知对他的关心和鼓励。以后陶等待经常给他送来香烟,目的是希望他能好好工作,为人民多写出一些好文章。抗战胜利后,两人约好一起到上海,陶先生对他说:?上海的民主气氛浓厚,上海的青年也富有朝气,我们还是大有可为的。?陶行知先回到上海,讲好第二天派学生到车站接翦伯赞夫妇。但当翦伯赞夫妇到达上海北站时,在出口处迎接的却是陶行知。陶先生亲自领他们到一个朋友家里暂住,这里的房子宽敞舒适,翦伯赞很满意。过了几天,翦伯赞夫妇去看望陶行知时,却见他住的那间小房子才十几平方米,摆了一张大铁床和一张方桌后,剩下的空间已很狭小。加上窗户朝西,房间闷热,实在让人难以久留。但陶先生对此毫不在乎,只一个劲问翦伯赞夫妇住的地方是否称心。陶先生心里只想着朋友,唯独没有自己,翦伯赞的眼睛不由的有一点湿润了。不久,夏天到了。翦伯赞夫妇觉得住在别人家里总有点不方便,怕给人家带来难处,便一起想办法找房子。但手头没有资金,哪里找得到合适的房子!这时的翦伯赞由于贫困,缺少营养,已得了黄疸病,心情十分烦躁。一天,翦伯赞夫妇去看陶行知先生,想诉诉苦,解解闷气。到了那里,翦伯赞一坐下就大发牢骚:?我们在上海简直是多余的人,上海人不需要文化,只需要黄金!?陶先生笑着问:?你是不是为了房子的事不耐烦?翦伯赞夫人淑婉把最近找房子的情况说了一通,陶先生说:?其实你在我朋友家中多住几天也没有关系。?淑婉又说:?主要是天气热了,总有些不方便,怕人家讨厌。?陶行知开始说笑话了:?没有结婚以前,一加一等于二,结婚以后,一加一等于一,你们虽然是两个人,不是等于一个人吗!?接着陶先生又说:?不要着急,房子会有的。时局好了,当然会有房子住;时局坏了,也会有房子住。?翦伯赞感到奇怪,问:?时局坏了,怎么也有房子给我们住呢?陶先生笑着说:?时局坏了,你和我都要去坐牢,不是也有房子给我们住吗?翦伯赞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心头的愁闷也烟消云散了。后来,翦伯赞终于病倒了,第一个打电话问候的是陶行知;住进医院后,第一个派人来看望的,又是陶行知。从住院到陶行知逝世的前一天,陶行知每天都打电话给翦夫人淑婉询问病情,而且每隔两天,总要派人到医院看望翦伯赞。当他听说翦伯赞没有蚊帐,便将自己用的一顶旧蚊帐和?滴滴涕?送去当听说没有钱交医药费,又先后送去法币40万元(其中20万元是冯玉祥和一些朋友捐助的),一直到陶行知逝世前两天,还派自己的二儿子陶晓光送去十包?幸福牌?香烟。陶行知突然去世后,翦伯赞怀着沉痛的心情买了一个花圈,在夫人和医生的搀扶下,赶到殡仪馆,他哭倒在陶行知灵前?
猜你喜欢:
1.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有什么
2. 名人学习励志故事
3. 成功教育家的故事
4.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体会3篇
5. 名人励志学习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