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以二战为背景的喜剧。
中文名:生死大逃亡
1936年,纳粹军队不开一枪就占领了莱茵兰;1938年3月,奥地利未开一枪就被占领;1939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却没有放一枪一弹。欧洲正处于二战前夕,但波兰的布朗斯基剧院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处境,还在载歌载舞。当演员们感受到战争的威胁时,剧院的老板和明星布朗斯基只关心他的戏剧和生意。老板娘、全城最耀眼的女明星安娜也在忙着和她的情人——飞行员安德烈约会。
但是好景不长。此后不久,该剧团被禁止演出,因为他们的演出包含反希特勒的内容。飞行员安德烈也飞往英国继续与纳粹的斗争,但由于士兵们的疏忽,一份写有他们亲友名字的名单落入了间谍教授萨兰斯基的手中。这封可能摧毁波兰抵抗运动的密函意义重大,安德烈奉命回国处理此事。但是因为安娜的名字在名单上,剧院也牵涉其中。
于是一群舞台演员,在布朗斯基和他的妻子安娜的带领下,展开了与纳粹独特的斗争,并通过他们的表演有力地支持了抵抗运动。为了妻子,布朗斯基冒着生命危险冒充奥哈德上校,把间谍教授萨兰斯基骗进盖世太保办公室(其实是他的剧院),试图诱使他交出波兰地下组织的名单。教授起初不辨真伪,糊里糊涂地把单子给了“他的德国朋友”。
然而,这位不知名的教授谈到了布朗斯基与飞行员的“恋情”,布朗斯基嫉妒得泄露了线索。教授突然意识到这一点,但为时已晚,演员们处决了叛徒。虽然事情有些漏洞,但是演员们还是很努力的演好自己的角色。甚至假扮希特勒欺骗当地纳粹。最后大家都坐飞机逃离了这个人间地狱。
精彩观点:
《大逃杀》改编自德国导演刘别谦执导的著名黑色喜剧,开场场景是公认的荧幕经典。二战波兰沦陷期间,一群舞台演员与纳粹英勇作战,阻止了一名间谍向德国发送有关波兰的重要情报,保护了华沙的地下抵抗组织,并成功从纳粹手中逃脱。剧中情节紧凑,笑点不断。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看起来还是充满了乐趣,就像一场“脱险”。片名来自哈姆雷特的著名台词,是主人公梦寐以求要表演的内容。这部电影表达了导演对二战的控诉。